梁震倒是比他镇定点儿,他从城建局那边借来了全城地下管道分布图,然后放大爆炸发生的几个区域,贴在白板上,对我们说道:“其实听到管道两个字,我突然想起一件事。2013年,蓝岛爆炸事故。当时是中石化埋设在底下的原油管道被海水浸泡腐蚀,出现了穿孔泄露。现场处理人员没有对泄露区域实施有效警戒和围挡,在抢修现场未进行可燃气体检测的情况下,盲目动用了非防爆设备进行作业,最终导致瞬间引爆了大爆炸。对外报道的人数不多,但其实,死伤几百人是很可能的。这个事情给了我一个想法:这个案犯,是不是在找这一片区域的燃气管道呢?”
梁震说着,用笔指点了几处爆炸的地点:“我们此前的注意力,被南极集团分公司给吸引了去。因为巧合的是,最近发生了有人在南极集团大楼上跳楼的事件,因此南极集团在短时间内进入了大众视野。这时候,几乎同时,出现了爆炸案。那些喜欢多想的网友就搜了一下实景地图,发现这几个地点附近都有南极集团分公司的驻点,所以就以为是有人恐吓南极公司,冲着它家来的。我想,起初我们也被误导过。但其实,这只是个巧合。这个案犯最初引发的四起爆炸,都或多或少将一些公共设施给损坏了,包括地下井盖。这个时候,排除了危险之后,肯定是要找工人来维修。我起初以为这个凶手是
在测试警方的出警速度,但并不是。他是想找地下燃气管道的位置。”
卓源听到这里,恍然大悟:“这个案犯弄不来建筑地图,就只能尝试现场勘察了。所以他一定乔装成了维修工人,去往现场查验。通过查验,他大概明白了地下燃气管道的分布。”
梁震说。“对,他不用乔装。虽然最近一次爆炸并不在此前的五个地点附近,但是按照这个管道走向图,其实可以看出,这井盖下方就是两处居民区燃气管道的交叉集中分布点。如果炸了这里,可能引起附近的大爆炸。现在我们市在抓城市建设,不少井盖上都被涂了五颜六色的涂料或者图案,除非城建部门的人,否则难以分清下面到底是什么。我想案犯最初的尝试爆炸,只是想知道哪里分布了燃气管道。不过看来这个案犯在炸药方面不算是特别专业,他最后一次的爆炸用量不对,位置也不对,没搞好。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我听了一身冷汗:“那这个人是什么意思,无差别杀人吗?”
没想到梁震点了点头:“对,无差别杀人。他无所谓杀的是谁,只要有人大批量去死,就达到了他的目的。可以说,这算是人类清除计划。”
卓源说道:“那咱们得赶紧抓住他,否则下一回,死的人可能更多!”
梁震镇定地说:“别慌,现在咱们有几个限定条件,可以将这个人抓出来了。首先,他应该是懂地下管道修
理的活儿,或者直接是这方面的管道工人。因为外行人就算假装修理工,到了现场也不懂修理,很快会被发现。其次,他应该也参加了本市的那个动物保护协会,而且认识安茜。由于二人联系的时候并不用手机,所以我们查不到是谁。但安茜每个周日都去协会报道,我想那时候他们有见面的机会,才将犯罪合作的事情说清楚。案犯之所以陷害宗智博,也是为了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为他争取更多的时间找到合适的爆破点。”
有了这两个限定条件,倒是很容易抓到凶犯。因为一般来说,管道工人可很少参加什么动物保护协会。果然,通过调查协会会员的身份,最后锁定一个人。这人叫李向荣,今年三十七岁,的确是个管道工,以前在建筑工地上做过爆破工作。
如今网络时代,就算在一些地下非法网站上购买过炸药材料,只要锁定了人,找到这种证据只是时间问题。最后信息科的警员找到李向荣买过炸药原材料的证据。不只如此,再调查下去,让我都觉得吃惊的是,原来李向荣就是本地人,原本在蓝岛那边上班,也住在那里。
2013年蓝岛爆炸事故当天,李向荣一家正在附近逛街。李向荣嫌累,便到一家店里休息,等着妻子和女儿。
李向荣的妻子带着女儿往爆炸发生的那条街上走过去。
但他没想到,妻子女儿再也没回来。再度见到她们的时候,二人
已经变成了无法辨认的尸块。李向荣在这件事之后有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他心中愤恨难平,想找有关部门讨个说法。但是这种事故除了赔付,也并无别的办法。任何人都不可能起死回生。
也许是这次的创伤彻底导致他对人生失望,开始产生一种极度厌恶人群的心理,雷同于报复社会的心理。在这七年里,他也曾经多次去做过心理辅导,但是效果甚微。
这种变态心理导致他觉得动物才是最可爱的,所有的一切不幸,都是人导致的。于是他策划了这几起爆炸案,本意的确是想将居民区给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