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昼垂下眼帘,闫老师看不到他眼中的情绪,不过闫老师想,就算秦昼抬起眼,他也看不出来。
“闫老师,让你担心了。”
略沙哑的声音响起,还是听不出任何情绪。
班上所朋友学生里,秦昼在他心里算得上NO.1,虽然不如其他孩子活泼,但在学习上却天赋异常,他从初一开始就是秦昼的班主任,除了秦昼叛逆的那段时间不参与考试导致成绩难看,平时都是班里头顶尖的,问题讲一遍就过,轻而易举地举一反三,这样的他,考市里最好的一、二中绝对没有问题。
甚至在市里考上中考进前十名都不算是奢望。
他们这所中学,在市里排不上名,因为师资条件不算好,导致学生的升升学率上不去,每年中考,能有十来个考上一、二中的就算不错了,这导致学校口碑差,成绩好的学生都不愿意选择来这里读书,没有学生,上头不会重视,自然不会多给学校资源,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但如果他们学校出了个中考前十的学生,那么等于直接给学校做活广告,还愁没有学生?学生多了,上头也就看到了,自然也会拨更多的资源给学校。
而他作为该学生的班主任,也会名声大噪,职业生涯自会突飞猛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停滞不前。
所以他对秦昼十分重视,进入初二下半学期的时候,他就开始盯紧秦昼的学习,时不时把他叫到办公室私下给他补课,同时没事和他像朋友一样聊聊,注意着他的心理健康情况,不要压力太大了。
不过他似乎想太多了,私下给秦昼补课,秦昼并没有其他学生那样的受宠若惊,反倒有厌烦的情绪,至于心里健康,秦昼根本不和他聊,每次聊都只是敷衍,三下两下就没了,别说打探秦昼的心理情况健不健康,就是秦昼简单的情绪他都看不出来。
无奈,他只能放弃,毕竟秦昼是一个不太与人太过接近的孩子,如果太过逾越,他担心会适得其反。
眼看到了最后一年,按照老规矩,初三学生提前半个月开学,他以为会和以往一样,所有学生按时报到,却不想,班里成绩最后的秦昼缺席了。
在初三转学的学生也有,不过极少,因为换学校除了环境不同之外,老师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老师讲课方式及讲课进度都不一样,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可是秦昼却在这个节骨眼上缺席了,连声招呼都没有。他问过秦昼宿舍里的舍友,没人知道他的消息,他只能翻到秦昼的档案,找到他在初一入学时登记的家庭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