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我在苦情剧里上交国宝文物 > 第77章

第77章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何咏雪一眼就敢肯定:这是秦朝的古董,这种古意盎然的包浆,没有两千年的浸润是不可能形成的。

何咏雪再翻看下面的大篆铭文,手都在颤抖:“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难道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第33章 喝茶 ·

当天晚上, 林蓉随着何咏雪来到了位于北京郊区的陆家别墅。

事关重大,何咏雪先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关系,联系了几位文物研究专家前来鉴定一番。

到了晚上八点, 陆家的客厅里就围了乌泱泱一大帮人。有来自首都博物馆的研究员, 有来自北京文物局的gān部,还有北大考古系的系主任。听说是“传国玉玺”出世, 这些大人物就屁颠颠赶到了陆家来, 围着这方玉玺钻研个没完没了。

一会儿说:“这个玉玺的沁色深入纹理,表面有一层钙化,这些绝不是现代的造假手段能模仿出来的质感。应该是秦朝的真品无疑。”

一会儿说:“你们看看这玉玺表面的反光, 每一面都有细小的凹凸不平。这证明玉玺是纯手工制作的,绝不是车间里加工切割而成的高仿品。”

一会儿说:“这四条龙纹的造型, 确实是秦朝的工艺, 应该不是汉以后的高仿品”

还有一位研究古文字的专家说:“这些铭文都是不同时期加上去的, 文字的书法和yīn刻的手法都各不相同。确实和古书中记载的传国玉玺一样,包括这后补的一角”

可是林蓉听众位专家说了半天, 从玉玺的包浆年份说到文字篆刻,样样都说得面面俱到,却无人敢断定:这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

就跟陆澄砚的看法一样:玉玺这玩意,历史上的仿造品实在是太多了。包括这些有身份地位的老专家们,都不敢轻易得出什么结论。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众人只能达成一个共同意见:东西是汉以前的真品,年份大概在战国末期至秦朝统一年间。

“唉, 要是有具体出土的铭文, 记载这方玉玺的来历就好了, 这样史料和实物结合起来,咱们能下结论。”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吴主任问道:“林小姐, 你说这方玉玺是元顺帝大墓出土的陪葬品,那么这个大墓现在具体方位知道吗?”

林蓉摇了摇头,这也是她的无奈之处:“这伙盗墓贼前几天刚落了网,但匪首不肯jiāo代元顺帝大墓的下落我想,匪首是想拿这条线索威胁警方给他们减刑,所以才咬死不肯回答。”

胡子晖这一回拿着走私军火埋伏他们,加上之前“独眼鹰”的一些光荣事迹,他肯定吃不了兜着走。结果他落网以后,怎么都不肯回答元顺帝大墓的具体下落,估摸着是抱着和新疆政府谈判的心态,想着用元顺帝大墓的位置jiāo换减轻,所以怎么都不肯开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