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文学少女育成计划 > 第171章

第171章

第86章 重逢

景色不同是不同,看得是风景,其实看的更是人文。采风之行,不是单纯的为了玩耍,也不是去看看各地的名胜古迹,知道这里曾经出过什么样的名人就算了。

走在这一路上,是为了学习的。从每一个人的身上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向有故事的每一个人学习。

收集素材,让世间百态都在自己的心里重新搭建出一个世界,从而使这一个或者无数的世界在自己的笔下重新活过来。

这个过程是一个学习——创新——再创造的过程,很多人都认为这仅仅是复述,根本没有任何营养,要是自己有这个条件,能写出的东西肯定比这些“名家”还要厉害。

王嘉知道文学从不简单,它的过程是活的,带着常人想不到的激烈的革变,它在jīng神上革变,演绎出无数的可能,创造出一个个波澜壮阔的瑰丽世界。

世界,作者,文本与读者,是文学创作的四要素。缺少哪一环都是不完整的过程,那么写作的过程里,那是作者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虚构”一个故事,即使故事的背景是真实的,但所有经过文学艺术加工的作品,都带有“虚构性”。

这个理论的出现曾一度让人怀疑历史的真实性,因为记录下历史的作品,也算是文学作品。但这样的转嫁与概念混淆,是诡辩的历史虚无主义。

文学虽然与历史学也有相融的部分,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问。

王嘉跟着葛青出来学习,所要证明的也不是“文学来自于人民,又要回到人民”去,更不是为了证实“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一路就是增长见识的一路而已。

就像李雪澄独身一人出来,与各种各样的人对话,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去思考他们的生活方式,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而或许这些人的故事,在几经整合之后,就可以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传世而给予人生活的智慧。

坐在家里,看几部伟人写的书,分析了人性,看了点新闻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天下的好坏人是什么样儿的。实际上人是复杂的,这世上没有同样的一片树叶,同样的,也不会有一样的人。

所以人的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考一辈子的事。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我们去那里看看。”葛青指着一条没什么人又传来急促的狗叫声的巷子说道。

王嘉自然是跟上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