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货殖传奇 > 第1章 转型

第1章 转型

十八是我的室友,也是发小。打小就不务正业。对于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动力。

每天九九六的上班形式我早已习惯,也乐在其中,职场的一些规则则是在最近两三年的摸爬滚打的前进中学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习惯职场生活的我一直觉得老板就是所谓的名师,可以带给你想要的功名利禄。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和我一起的十八在职场也折腾了三四年,许多人三岁看起来就觉得将来大有作为,还有许多人三十岁看来碌碌无为。不过一辈子的故事,只有自己才能理清。前提是你愿意做故事里的男主角。为什么这么说呢。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的更多的在大树庇护下,而二代也有可能只是男二号,当然并没有贬低的意思。更多的是羡慕。因为要知道能力卓越的完全可以逆袭男一号。像那些白手起来的,更多的是男一号。塑造的立体感十足的不在少数。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何谓彪悍。我和十八都属于男一号,对于彪悍人生各自有看法。我始终认为,好好工作,天天向上。就是一步步向彪悍迈进。而十八则觉得不断折腾,不断尝试新工作新生活才称得上彪悍。十八常跟我提到这个话题时,就会流露出一段梦想:我想当我年迈时,向子孙讲时可以有更多的故事。我投来羡慕的眼光,这兄弟深谋远虑啊。又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那段话:人最宝贵的生命,当你回顾往事不因……是的,十八当时背的滚瓜烂熟。而我更喜欢那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十八为什么被称作十八,有人会想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十八吗?还是《鹿鼎记》的茅十八,这个都不是,打小取的绰号。而是一部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觉得十八挺像追着高园园的男一号。叛逆中带点儿单纯。这个绰号一叫就是八年,都赶上抗战胜利了,但是这八年里十八一直没有太多变化二十五岁的十八,二十岁从大专毕业就开始工作,换了各种工作。并不是说十八没有能力,而是性格驱使。

二十一岁时接到第一份工作是药店实习,对于在专科学校成绩处于中等的水平。在班里还算可以。备受老师器重,因为文字功底还可以,没事儿可以做个板报或者给学校出个宣传画。女人缘还不错,有不少喜欢的女孩儿,才子配佳人。一直拿奖学金的十八在最后一年挂科了,这个可以说是班里头号新闻。

老师找十八谈过这件事情“你为什么会挂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十八反问“您知道大学里有三件事情得经历,您知道那三件吗?”

老师“拿奖学金,被保送单位,树立职业方向。”

十八“谈一场恋爱,挂一次科,参加喜欢的社团活动。而我现在在履行我的挂科。”

老师被这套歪理邪说弄的尴尬,当时痛骂十八没有出息。没想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十八挂科,又补考,补考又清考最终才过关。而他设立的另外两个一个是在临毕业时被一个女孩甩了,转向喜欢上另一个喜欢他很久的女孩。因为写了一手好字参加了学生会的宣传部。

补考又清考,后来我问十八原因。因为以十八的能力是可以直接补考满分通过,哪会出现清考。十八后来一次喝大了告诉我,因为清考是为了想再见到原来在大专和十八相恋两年的叶子。叶子原来和十八在学校社团认识,后来一个是宣传部部长,一个是文艺部部长。交集还是比较多。一来二去的就有了感情。后来叶子直接毕业后在学校的招生办谋了差事。十八清考时,叶子也作为辅助的监考老师。

我当时有点儿想骂十八有些渣,十八告诉我自己是迫不得已的。不明白十八是喝大了瞎说还是有苦衷。作为倾听者很期待十八讲讲这段。因为叶子在学校也算是一朵校花,气质和能力并存。十八和叶子的恋情是秘密的。我调侃到《潜伏》里的余则成是不是你的师傅。十八倒在酒桌上打起了呼噜,这是十八这次辞职后又一次喝大了。背着十八我又得爬宿舍。宿舍在六楼,一步步慢慢爬吧,谁让我们是兄弟。只能这样了,曾经也有十八带着我爬楼梯。

十八每次说到和叶子的事情时,总是自顾自的灌酒。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虽说大学时和十八是同窗,但是那时我是一心想着专升本。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宿舍其他人的事情,对于一些人比较冷漠。你不是人民币,别指望人人重视你。你就算是人民币也得看看是多大的面值,自己的分量得清楚。多多少少的你得知道。我只专心自己事情时,其他事情自然顾不上,也帮不上什么忙。想从五元的升值成五十元需要些功夫。大专生的我们只有提前做职业规划。对于工作的一些必要规划。

一身酒臭味让我想起那首古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鬼。醉生梦死的生活毕竟不会长久,十八只是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不断尝试是十八的目标,然而细化目标后十八的顺应历史潮流知道什么时候该尝试什么。纵然你有古代的骑士精神或者侠客精神,但是你还得有帮手。《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这类的侠肝义胆,就算你想做个游侠也得像堂吉柯德一样有个助手。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各路侠客做不了,就做古龙小说里的怪侠。

十八毕业后的那份医药工作真的很敬业,对于自己喜欢的工作一门心思的执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让上层领导很器重,十八的领导虽是商人,但是一些秦商的特色可是一直在骨子里。通晓古今的十八把商人分为这几类:晋商精明,浙商圆滑,徽商细腻,秦商大气……各有千秋。老板看十八比较精明能干,其实看重十八那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同时借着学校里和我一起横扫图书馆的决心,在老板面前耍大刀。老板也是性情中人,后来听十八吹嘘自己是半斤西凤酒喝出来的店长。我们几个都暗自嘲笑,也心想这兄弟吹着牛皮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干实事。也确实干了一点实事。同期实习生里,十八用三个月混出一个面积四十平方的店长。年少轻狂的十八当时二十来岁,准备大展鸿图,谁曾想自己的柏拉图式的计划里面,十个有八个不实用,还有一个需要考究,剩余一个还算过的去吧。实践出真知没毛病。

第一天当店长时,那时我和十八是同批的,十八把我叫去做新店面,毕竟医药知识是一把硬性考核。十八是同期五十人里的前三,还是比较懂一些,用一些社团活动的招式笼络人心。手下的员工是个新人,比十八大不了多少岁。大学本科毕业,比较腼腆一些。是个女孩儿,能力可以就是不善交际,经常打扮成清纯的校花,那段时间流行的一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女孩模样挺像里面的沈佳宜。叫李欣怡

“哎,你好。我是这个店的负责人。接下来的工作还得你来多多协助。他是我兄弟李杰”一本正经的外交辞令,顺带把我也介绍了。然后伸手准备和李欣怡握手,另一只手从口袋掏来阿尔卑斯棒棒糖打算给李欣怡。

“你好,我叫李欣怡。见到你很高兴。”高中英语课本的典型问候。我憋住没笑。李欣怡和我们各自握手,并且接了十八硬塞的棒棒糖。

“有没有人告诉你很像一个女孩,哪个女主角叫什么名字,我咋忘了,沈什么,沈佳宜是吧”我点点头。心想这兄弟《红楼梦》没有白看,不过这种打开方式我不敢恭维。(贾宝玉初见林黛玉那段话,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

“沈佳宜?不知道,抽时间看看你说的那部电影。”李欣怡脸还是有些红。

“你们干嘛呢,你看客人都来了,店长这些客人要找你。”传来了店员小王的声音。小王之所以叫小王不是因为年龄小,而是着实有着一副大娃娃脸,可以做我们的大哥了。已经结婚,家境算殷实。但是长了一副怪年轻的脸。待人接物也特热情。

拢共就我们四个人。我,十八,李欣怡,小王。平均年龄下来二十四岁左右。销售模式也是店面驻扎,客户体验式营销。受众大多数都是上了年龄的老爷爷老奶奶,公司生产的药品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保健品。要想都经营好并非难事儿,既然想做体验式营销,那么店面的性质就得改变。继续做药店形式还是做俱乐部形式。这是个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公司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传统派以药店形式为主,保健品为辅。带头的是陈总。公司创始人之一。一个是贾总,九十年代海归空降兵。三十出头就做上运营总监。两家一直明争暗斗,下辖门店目前近两百家。一年的营业额也特别可观。如果转型成功那么接下来一系列的麻烦都要处理。如果一直不转型那么继续按部就班,上不去也下不来,平平常常去做。

我们属于公司总部。阵营自然得拎清,不然到时候咋样离职都不知道。初出茅庐的我还有十八选择站在转型这条路上,原因只有一个。俱乐部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接触的不止老头老太太还有更多的年轻人。作为董事长更是深谋远虑,明察秋毫之后在某天的一个下午召开会议。

会议内容是关于转型的初次碰头会。职场上能解决问题的一般是三大会议――办公室会议,酒桌会议,产品营销发布会议。如果一次解决不了,那就多开几场。

邀请的是所有人在高规格的大酒店举行。前呼后拥的人们,我们四个刚去店里不到一周就参加如此大的会议真的受容若惊。也是第一次参加。十八已经是店长了,因此也就稍微收拾一下,从批发市场淘到一身不到一百元的西装。还好人长的挺帅的,李欣怡也特意换上干练的深蓝色的职业裙装,精挑细选的高跟凉鞋把一米六五的身材感觉拔了两三公分。是的,仪式感的生活是对生活的尊敬和热爱。

“大家都到了吗,大会还有十分钟。所有人提前手机调成振动,上厕所的提前去,中途不能去。”年轻有为的贾总喊着

“这阵仗真大啊,这是要干嘛啊?”好奇的李欣怡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