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爹娘不好离开,要不然你跟我哥先搬到我那儿住一段吧?仓房冬天多冻的。”向末跟方逐溪的家里还剩着半间房呢,也能住人的。
向三哥这会儿又说话了,“不用不用,我跟齐校长说好了,学校有空仓房,之前我打惊看更的时候,就住在那边的,收拾一下住着也行。就是过渡一下,也不用来回折腾着搬家了。”
那倒也是。
然后准备婚礼的其中一项工作,就变成了帮着向三哥收拾他那间仓库宿舍。方逐溪给拿了一些县里早几年发下来的宣传册子,都是积压下来的。拆了能把墙面糊一下。
向末和二嫂肚子都大了,gān活不方便,三哥的学生放寒假帮着打的蒲草,她们俩在家给新编了一卷席子铺炕,那仓房里有半铺炕,之前连着一个小炉子,只能烧火不能做饭的,哥仨又把那炉给改了一下,弄了个铁皮炉子装上,能烧水,能做饭的。向末从公销社里给淘换了一个外形压变形的烧水壶,又给弄了一个炒锅和一个铝制的蒸锅。就算是她送的礼物了,这一套家伙什儿,花了她一个月的工资。那一个炒锅就十五块钱呢。
屋子不打算长住,再就没什么收拾的。方逐溪自己在家研究,自学成才的木工活,夏家就是林场的,弄木头不难,向老爹给林场拉木头的时候,顺便就给拉回来两根成材的木头,是老夏想法子弄来的。他在家忙了大半个月,给做出来一个简易组合柜。左边一个立柜,右边连着写字台,可以做写字台,也能做饭桌。台子上面一两层的书架,三哥是老师,家里肯定少不了放书的地方。木材有限,书柜没有挡板,写字台也只是单层,抽屉啥的都没有。
就是这样儿的,那也够新奇的。向大嫂向二嫂看了都喜欢得不得了,邻居们看了也都新鲜得不行,知青点儿的好些个知青都来看呢。送到向三哥那他房之后,他可珍惜的给放在离炉子最离的位置上,怕炒变色了,这东西可能用好久的。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也都没闲着。大哥是林场农场县里三头跑,来回的折腾,以物易物,一点点的换,到底给换了一百斤二合面的白面,成色比纯细面差一点,但也是细粮了。大嫂在家里给做被褥,向老娘帮着看孩子,腾不出手,她找的村里几个儿女双全手头活儿好的妇女来家帮着做的。还供了人家两顿饭。
做衣裳的布料是在公销社买的,向三哥也不知道啥好啥不好,不过可选择的确实不多,向末给挑的。买了一块红布,做衣裳,又买了一块卡其色的的确良,做裤子。还给选了一条红色的围巾,就是最流行的那种四四方方的棉线的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