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刘三吾眼睛缓缓瞪大起来,眼中充斥着光芒。
他是一个纯粹的士大夫,对学问的求知欲高到一定程度。
他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最后变的无比炙热起来。
虽然朱怀有离经叛道之嫌,但刘三吾却觉得,朱怀对道德经理解的层次,比他高,比往来所有士大夫都高!刘三吾猛地站起来,对朱怀道:“汝此言怕会在大明文坛掀起风浪!”
沉默片刻,刘三吾无比凝重的站起来,道:“朱郎君,吾打算推广此学说。”朱怀不解,你打算推广便推广就是,和我有什么关系?
他刚要开口。
刘三吾压着手道:“大明的士大夫未必会承认,若是不承认,便是离经叛道,诋毁圣人,会受万世抨击。”“故此,吾打算先冠以自己名义于大明文坛推广。”朱怀了然。
原来这家伙是要名声啊。
不过朱怀也不看重名望,点头道:“没问……”
话还没说完,又被刘三吾打断:“郎君一定误会某第13章的意思了,此学说若是推广失败,老夫甘愿承受万人唾骂。”
“可若是成功,老夫—一意欲拜郎君为师!!!”刘三吾咬牙,一字一句道。
朱怀急忙道:“不可!先生乃翰林院学士,国子监诸生师表,如何要拜我为师?”
刘三吾铿锵有力道:“因为只有这种方法,士大夫群体才会才肯愿意去承认,这学说出自于郎君!”
“士大夫群体都有自己的傲气,如果吾贸然说此学说出自于你,无人会相信,反而会对你万般指责和背后诋毁,于你不利!”“可若是成功,汝便能获得大明万千士大夫拥戴!”朱怀愣住了。
眼前的夫子,正在用他一辈子的荣誉,和读书人的骨气,去抬高朱怀的名望!
朱怀实在想不通,他是不是有些脑子不够用。
值得吗?
用你读书人的名誉荣辱,赌上你下半辈子的前途和声誉,仅仅只为了这么个不切实际的学说?
朱怀不知道的是,在古代,每一次圣人之言的曲解,都是士大夫在用血和肉来佐证的!
自第一眼看到刘三吾,朱怀对他的印象就不错。
可那仅仅是通过他后世的记忆,客观的去评价刘三吾。
但今天,他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刘三吾,一个不一样的正人君子!
他亲眼鉴证了,属于我华夏源远流长的士大夫精神,无畏、无私、无惧!
大明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存在,才能傲视在世界之巅,带着高傲的眼光,去俯视周边所有国家!
这是一种独属于我华夏的文人精神!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在无数次外敌入侵,铁蹄蹂躏华夏大地之时,我们星星之火的传承才没有断绝。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在一次次北胡南下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面对杀戮,毅然决然的反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