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以贾谊寄托自己坷坎的命运是刘长卿此诗的主旨。诗人一生两遭贬斥,这首诗正是他第二次贬斥时所写。
开篇二句
便将贾谊生平事迹总括出来,同时也暗喻自己。贾谊本是汉文帝时的青年俊才,由于被权贵中伤,只好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又被召回京都,但一生终不得志,抑郁而死。“三年谪宦”便是说贾谊在长沙三年的事情。“此栖迟”是说贾谊住在贾谊宅内,如歇息的鸟儿不能振翅欲飞。如此
难得的人才只有被埋没掉了,当然是“万古惟留楚客悲”啊!
即便是万古留悲,诗人仍要在这个深秋的黄昏去凭吊一番。三、四句写出贾谊宅周遭萧索幽暗的光景,悲秋之气不觉油然而生。
自古有汉文帝“有道”的说法,然而这“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都如此薄恩,那我刘长卿今生今
世又会如何呢?诗人在此巧妙地借贾谊的故事暗说自己薄恩的命运,诗的言外之意自然带出。紧接一句也是说贾谊凭吊湘水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的故事,而屈原哪知百年之后还会有一个贾长沙来追怀他呢?此句当是刘长卿在秋日的向晚时分对贾谊的述说,他在此时凭吊他,而早已作古的贾
谊可知道他这份情谊?这二句诗可见诗人作诗的手腕,含蓄婉转,又一吐了心中块垒。
最后二句,诗人更是大放悲声了。面对秋风黄叶,寂寂古宅,诗人“怜君”,当然也怜己,我辈英才究竟为了何事而沦落天涯呀!此诗虽是处处写贾谊,也处处写自己,伤今怀古又丝丝入扣,不愧正宗唐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