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柏桦唐诗三百首 > 73 “从日出而作”到“渭川田家”

73 “从日出而作”到“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 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是一幅暮春时节农家晚归的图画。牛羊在静静地归

来,乡村老人在盼候着牧童,野鸡鸣唱于麦地,蚕儿眠于桑叶。农夫们扛着锄头来了,在夕阳映照的村落里,说着家常。看着这番闲适的乡村生活,王维禁不住吟唱起《诗经·邶风》中的那篇《式微》:“式微,

式微,胡不归?”以此表达他对这种生活的羡慕、向往。

乡间生活真是风调雨顺,十分适宜于人之身心。王维想归去田园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

王维此诗也使笔者蓦然想到《古诗源》中一首描绘中国上古时代

农人淳朴与简单生活的杰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掘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里有中国人生活的全部智慧和真谛,那就是自食其力。如此这般,“帝”(皇帝或神)拿我也是没有办法的。

又是多少时光过去了,王维在唐朝,具体地说在《渭川田家》这首诗中,不仅为我们重画了这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美好图画,同时也通过“怅然吟式微”表达了他自己对“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另一番感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