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柏桦唐诗三百首 > 63 对一首怨曲的“笨”解读

63 对一首怨曲的“笨”解读

**怨 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前面我们已说,王昌龄不仅善作隽拔苍古的从军、边塞诗,也善作宫词、闺怨一类。沈德潜曾说他的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此诗表面看去未着一个怨字,“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但幽怨之情

仍“悠然可会”。起首一句写得极好,让人有亲临唐朝春日夜晚的逼真之感。“露井桃”出自古乐府:“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美丽的画面,一株桃树在春夜的风中生长在一口幽井边上,细小的桃花在月光下闪烁。露井指无盖子的井。接着画面切入未央殿,景致也变得比前

面堂皇了。汉武帝正在殿中与新宠欢宴。虽未明说,只说“月轮高”,但一看便知,属比兴写法,不必直说。第三句直接说出这新宠的名姓。她叫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一次武帝来平阳处宴饮,遇到了这个歌女,一见欢喜,便召入宫中,从此深得帝宠。第四句写得既细致又很有余味。字面上的

意思是帘外春寒,汉武帝赐给卫子夫这位新宠一袭锦袍,用于御寒。而后人对此句都有一些解说。王尧自在《古唐诗合解》中说:“不寒而寒,赐非所赐,失宠者思得宠者之荣,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词也。”然而王昌龄本人对作诗是颇有讲究和心得的。他一贯看重写诗的“入作”(诗之发端)和“落句

”(诗之结尾)。他以为他作诗都用“含思落句势”收尾,也就是说“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由此可见,每读昌龄之诗,使人有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之感。

因此,对第四句,我们还当细细把玩,不可轻下评说。这也是对诗歌的正确态度,不求甚解时得不求甚解,毕竟,诗无达诂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