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柏桦唐诗三百首 > 29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29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6**—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

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属闲云野鹤,优游于山水间的诗人。他每每“遇思和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语)。诗虽闲逸清淡,不搞新奇古怪之类,但“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语)。他那作为隐者的人生观和真性

情使他的诗到达了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

在这首登山怀友人的诗中,孟浩然率先化用陶潜《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接着点明登高之具体原因,是为相望隐居在对面山中的友人张五。浩然之心随着秋雁飞远了。而时间已到黄昏,哀愁泛起,但哀愁中又夹着些

许清秋的逸兴。接下来续写逸兴的情状。浩然举目望去,只见山下一片和平的样子,农人收工归来,三点两点,有人坐歇于渡头。而天边的树木远远看去似细小的荠菜,那江畔的沙洲在渐暗的暮色中宛如一弯小月。乡村的景致如此悠闲从容、宁静致远,浩然不禁遥寄张五,邀其共演重阳载酒、大醉山头这一幕。“重阳

载酒”典出《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日无酒,坐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菊盈把。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刺吏王宏送酒也。”另:中国文人有一个悠长的传统,重阳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以畅秋志或以怀友人。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由此可见他是一个重情感的人。这样的人写出畅秋志怀友人的诗当在情理之中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