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寒山道 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啸傲于山林风月间的寒山也有“痴定”之时。“杳杳”“落落”“啾啾”“寂寂”“淅淅”“纷纷”“朝朝”“岁岁”,时光
在这一气呵成的八组迭字间凝住了。冬天的寒冷很好,山、水、鸟、静、风、雪在一年一度,而人却不见天日,独坐幽林,静如止水。这里有寒岩的景色,也有寒山内心屏息的禅意。“痴定”适合于冬天,因为冷而增加了集中的幸福感,使我们与诗人一道进
入超越现实的冬眠,并在幻觉中沉入无垠的黑暗与时间的零度状态。某种东西开始升华了,寒山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我仿佛听到寒山黄昏时分的吟经声,他一刻不停地吟着,连天光与春秋都忘记了。
这黑暗的诵经者或写诗人实在是了不起呀!
接着我
又想起了另一件趣事。日本13 世纪的道元禅师在他一首题名《本来面目》的和歌中,这样写着:“春花秋月杜鹃夏,冬雪皑皑寒意加。”这真是典型的寒山意境。而道元禅师这二句正好成了川端康成一篇至美随笔《我在美丽的日本》的出发点。
也正是
《杳杳寒山道》使我在1990 年的深冬写下了《以桦皮为衣的人》,以此作为对寒山的怀念。下录之:这是纤细的下午四点他老了秋天的九月,天高气清厨房安静他流下伤心的鼻血他决定去天台山那意思是不要捉死蛇那意思是作诗:“雪中狮子骑来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