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襄在老槐树下陪着彭大娘待了一下午,期间还交了那些来老槐树下纳凉的妇人们针线活。
秋芦村的妇人没有不会针线的,但是只是会而已,能做衣裳,能纳鞋底,做些基本的针线活补贴家用而已,会而不精。
但是青襄就不一样了。
她自小便开始做针线,不仅仅是她自己喜欢,更是因为汪氏对江绾不好,时常衣裳破了,或是不好看,都是青襄帮江绾缝补的,日子久了,青襄的针线手艺便越来越好了。
江
绾总说青襄在针线活上是格外有天赋,是旁人比不来的,青襄一开始还不信,后来江绾开了店,青襄遇见了除江绾之前的女子,比如李老太太家的孙女李初柳,再比如店里的伙计雁儿和小梅。
往往县里又时兴了什么花样,青襄总是领悟的很快。
总而言之,青襄可能不如江绾聪明,也不如她能言善辩,但她在针线活上的天赋却是极高的。
她的针线活做的好,连村里不少做了几十年针线活的妇人都不能比,青襄也不藏私,凡是有人问起,她总是很耐心的解答,仅仅一个下午,青襄便成功打入了这些妇人的内部。
眼看着天色渐晚,聚集在老槐树下的妇人们便三三两两的离开了,她们都要回去做晚饭了。
青襄也跟着彭大娘回去了,送彭大娘回了家,婉拒了彭大娘留饭的好意,青襄才转身往萧家走了。
这两天,萧莫来被接了回来,所以家里做饭的就是萧莫来了。
等到吃完饭之后,青襄见到江绾回房了,便连忙跟了过去,她关上房门之后,便开始跟江绾说起了自己今天下午探听到的事。
“夫人,你是不知道,现在村里上下,没有一
个人不同情你的!”青襄一想到今天下午听到的内容就忍不住想笑,“她们都说薛老娘抢了你的嫁妆,还险些逼死了我,后来彭大娘就说了,说张郎中在家说过,薛老娘根本就没有病,也不知道整天说自己病了是怎么回事!”
青襄笑得前仰后合:“薛老娘,就是她们给老夫人起的诨号!”
江绾听到这里,也忍不住笑了笑,道:“然后呢?”
青襄听到江绾问,又连忙倒豆子一样的倒了出来:“然后我就假装不经意间的提起了夫人您开的铺子,她们当时的神色有些奇怪,也不知道想什么呢。”
江绾听了她的话,忍不住轻笑一声:“还能想什么呢,你忘了回来的那天,我们在马车上听到的话了?”
经过江绾这么一提醒,青襄这才反应过来:“对啊!我都给忘了!”
“继续说!”江绾道。
青襄听了她的吩咐,便连忙道:“然后她们就问我夫人你开的铺子生意好吗?我就说挺好的,然后我就开始抹眼泪,天哪!夫人,我肯定是被你带坏了,要是以前,没受委屈,身上也没有有疼痛,我怎么会掉眼泪了?但是当时我的眼泪真的说掉就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