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台湾作家林清玄做记者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按照平常的思维,人们可能会对小偷的不劳而获进行谴责,对他的好吃懒做嗤之以鼻,但是林清玄在报道完小偷作案手法之细腻精准之后,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这原本只是看到了小偷身上的“闪光点”,有感而发罢了,却想不到竟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在多年后的一次相遇中,林清玄才发现,当年的小偷已经成了连锁饭店的老板,经营着几家羊肉炉店,他感慨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思考,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就没有想过做正事呢?”因此他洗心革面,重新出发。
你看,对一个人的欣赏是多么重要,就算是一个“穷矮矬”也有属于自己的亮点,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就是因为当年的林清玄发现了小偷身上的闪光点,世界上就多了一个积极进取的老板,而少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小
偷。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如果一个人只盯着别人的短板而把自己的长处挂在嘴边,相信他也不会有什么大发展。只有平庸的人才会妄自菲薄或者扬扬自得。当你从别人的平庸中找到他独特的闪光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自满是多么可笑,你的优秀不过是平庸而已,只有这样你才有动力将消极变为自强,这就是借鉴他人之事,为自己成功添加养分。
一个年轻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这时候他遇到一位老人,这个人好奇地问:“老人家我在这里居住的话会怎么样呢?”老人不答反问:“你为什么离开你的家乡?”年轻人说:“别提了,我的家乡糟糕透了,完全无法生存。”老人就告诉他:“这里和你的家乡没什么区别,你还是去别处看看吧。”
不久,又有一个年轻人过来向老人请教,老人问了同样的问题,年轻人的话语里充满了不舍:“尽管不得已离开了我美丽的家乡,但是我还是很想念家里的一切。”老人告诉他:“孩子,你安心住在这里吧,这里和你的家乡一样好。”
旁观的人对于老人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非常不
解,于是问老人为什么会有前后不一致的回答,老人告诉他:“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在不同人的眼里,世界也是不尽相同的。其实蓝天依旧,碧海如常。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很多美丽的景色;你用批判的眼光去挑剔,你就会觉得世界一无是处。
当然,欣赏别人也并不是把自己变为盲目追明星的颜值、追歌唱才华、追演艺能力的粉丝。当那些欣赏变为盲目崇拜的时候,当追星追得已经失去自我的时候,这样的欣赏早已变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