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层次越高的人,越能专注做自己 > 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1

在大学宿舍里偶尔会和室友们一起开玩笑,预测六个人谁会第一个结婚生子,谁会最后脱单,当大家不约而同认为某某会最先结婚后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些羡慕这个人的时候也有一些迷茫:自己的下一步在哪里?以后会和谁在一起?又生活在哪里?

大学毕业,意味着我们十几年的校园之旅终于到了终点,是选择买票开往下一站还是下车开始社会生活,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惑,眼前的多种选择让人更加迷茫。

2

电影《天堂电影院》中,主人公多多在小镇长大,有自己喜欢的姑娘,有稳定的工作——电影放映师,但忘年交艾佛特依然抹着眼泪让他离开。

艾佛特说:“出去闯荡吧,永远不要回来,不要打电话,不要写信,我不要在这里跟你谈话,我要听别人谈

论你。”

就这样,多多在亲人的送别之下登上了离家的火车。

不负众望,多多成了著名的导演,实现了从小的电影梦,过上了小镇人民都羡慕却又永远无法触及的生活。

多年后多多回来,陪伴自己长大的恩师艾佛特已经去世,他并没有见上艾佛特最后一面,初恋失散,从前的放映厅破败不堪,熟知的人也都老得变了模样,也错过了母亲和妹妹多年的陪伴。

一种选择带来一种生活,有得必有失。

就像艾佛特说的那样:当你在这里待久了,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你要离开。而当你过了很久再回来,会发现剪掉的线又重新接了回来,任何事情都变得不同。

无论哪一种选择,你总会失去些什么,做不到两全。

3

背井离乡究竟会怎样?

实习的

时候,亲戚劝我去二三线城市:“别在一线城市待着了,你永远无法在那里安家,永远都只是那个城市里的匆匆旅人,这里住一住,那里跑一跑。”

我沉默。

想起《皮囊》里一句印象深刻的话: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

看到这句话,便很同情那些奔波的人,为了所谓的梦想和身上沉甸甸的担子,不得不离开舒适区,离开父母,像断了线的风筝,像飘散的蒲公英,随意散落却又好像随时会被吞噬。

回到家,我有个明显的感触是身边多了很多我不认识的姑娘,她们刚嫁过来不久,生了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