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赵雷火了。我有个喜欢民谣多年的朋友,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赵雷在民谣界已经火了很久,只是很多人从来不知道而已。
和身边的朋友同事聊起赵雷的时候,很多人都只听过那首《成都》,就那么短短五分钟,就喜欢上了他,甚至有个五音不全的“音乐盲”说自己听得热泪盈眶。
最近看了赵雷早期的专访,当时他住在北京郊区一间简陋的小平房里,虽然清贫,但却坚守着音乐的梦想。如今的他站在舞台上抱着吉他唱歌的样子很酷,可是过去他却在地下通道卖唱。提起他在酒吧卖唱的经历,他有点沮丧,面对那些不懂音乐的买醉人,我能想象那种失望和无奈。
2010年,赵雷参加了《快乐男声》,进入全国20强,走进人们的视线,但还是惊鸿一瞥。自己做了一张唱片,发行了2000张,赔了十几万元,靠着朋友的帮助和过去攒下的钱,在自己那间小平房里继续创作。
2017年,他终于火了,大街小巷都是他的歌。
很多人喜欢他不是因为他多有才华,而是他让人们重新相信梦想原来不是胡思乱
想。
前阵子一个读者跟我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写作,小时候作文还得过奖。听说很多人靠写作月入五位数,她觉得自己有点天分,所以跃跃欲试。写了几个月,给几个平台投了稿,却屡屡受挫。有的编辑没怎么看就秒回她:你试试别家吧。
她有点沮丧,跟我吐槽说:“身边那些努力工作的人都得到升迁的机会,那些有爱好的人都妥妥地成了斜杠青年,唯独我的努力,老天为何总看不见!”
我问她:“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写作?”
她说:“我平时上班很忙,下班还经常去参加朋友聚会,到家差不多9点钟。折腾一下差不多10点钟,然后我就开始写作了。”
我保守估计,不算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刷网页的时间,她每天最多能有两个小时用来写作。按照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不考虑天赋因素,她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你说自己很努力,但其实你什么也没做。你付出的那一点时间,只能叫作娱乐。
每次打开微信公众号平台,都能看到两行标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所
以,出现了自媒体,继而掀起了写作热潮。看着别人的文章出现在各种大号上,轻轻松松地接了一个又一个广告,你并不知道,他们花了多少时间磨炼自己的文字。“先写十万字再说”不是敷衍,而是他们的亲身体验。
有时候,话说得再天花乱坠,真相依旧是残酷的,没有一种成功是轻而易举的。
在赵雷的专访里,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他低调地说:“这个世界金子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