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欲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
太公曰:“夫士外貌不与中情①相应者十五:有贤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有精精②而无情者,有湛湛③而无诚者,有发好谋而不决者,有如果敢而不能者,有悾悾④而不信者,有恍恍忽忽⑤而反忠实者,有诡激⑥而有攻效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肃肃⑦而反易人者,有⑧而反静悫⑨者,有势虚形劣而外出无所不至、无所不遂者。天下所贱,圣人所贵。凡人莫知,非有大明,不见其际。此士之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
也。”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知之有八征⑩: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11,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12,【注释】
①中情:内情,内心。
②精精:精而又精,意为精明强干。
③湛湛:为人敦厚的样子。
④悾悾:形容诚恳真挚。
⑤恍恍忽忽:神志不清,精神恍惚。此处可理解为犹豫动摇。⑥诡激:奇异的辩论。
⑦肃肃:严正的样子。
⑧(hāo):严厉,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