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智囊全集 > 卷十

卷十

诘奸

【原文】

王轨①不端,司寇溺职。吏偷俗弊,竞作淫慝②。我思老农,剪彼蟊贼。摘伏发奸,即威即德。集《诘奸》。

【注释】

①王轨:指朝廷的法度。

②淫慝:邪恶不正。

【译文】

高官滥权渎职,小吏钻营谄媚。智者便效法老农挑翦蚜虫的精神,揭发奸邪,纠举恶吏,造福百姓。集此为《诘奸》卷。

赵广汉 二条

【原文】

赵广汉①为颍川太守。先是颍川豪杰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广汉患之,察其中可用者,受记。出有案问,既得罪名,行法罚之。广汉故漏泄其语,令相怨咎;又敖吏为筒②,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托以为豪杰大姓子弟所言,其后强宗大族家家结下仇怨,奸党散落,风俗大改。

广汉尤善为钩距③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④其价,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

【注释】

①赵广汉:字子都,汉宣帝时为京兆尹,揭发奸邪如神,盗贼绝迹,后因受牵连被腰斩。

②筒:陶瓶和竹筒。口小肚大,投入东西不易取出,一般用来装检举文书。

③钩距:比喻使人陷入诈术中,借以刺探隐情,在对方放松戒备的情况下,隐情不问而知。

④参伍:反复比较,相互验证。

【译文】

赵广汉担任颍川太守时,颍川豪门大族之间互相给亲,而官吏间也都互结朋党。赵广汉很担忧此事,便授意值得信赖的部属,故意在外犯案,自己再据实办案,一旦罪名确立就依法处罚,同时故意泄露当事人的供词,目的在于制造朋党间的猜疑。此外他又命属官设置意见箱,再命人投递匿名信,然后向外散播这些信都是豪门和大族的子弟写的,果然,原本很要好的豪门和大族,竟为了投书互相攻击而翻脸成仇,不久豪门和大族所各自结成的小团伙都陆续消散,社会风气大为改善。

赵广汉最擅长的还是利用“钩距”来刺探情报。例如想要知道马的价钱的时候,就先打听狗的价钱,然后再问牛羊的价钱,到最后才问马的价钱。因为反复比较,便能打听出比较可靠的标准行情,到最后就能够准确知道马的价钱。不过,只有赵广汉真正精于此道,其他人模仿的效果都不如他。

周文襄

【原文】

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

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人初不解。一日某县民告粮船江行失风,公诘其失船为某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所对参错①。公案籍以质②,其人惊服。始知公之日记非漫书也。

【评】蒋颖叔③为江淮发运,尝于所居公署前立占风旗,使日候之置籍焉,令诸漕纲吏程亦各记风之便逆。每运至,取而合之,责其稽缓者,纲吏畏服,文襄亦有所本。

【注释】

①参错:不合记录。

②质:核对。

③蒋颖叔:宋朝人,名之奇,字颖叔。宋神宗时曾任江淮荆浙发运使。

【译文】

明朝的周忱任江南巡抚时,身边随时带有一本记事册,详细记载每日的行事,大小事情都没有遗漏。即使每日阴晴风雨也一并详加记录。刚开始,有许多人不明白周忱为什么要如此费事。一天,有位船主报告一艘载运米谷的粮船突遇暴风沉没。周忱讯问沉船的日期,沉船是发生在午前或是午后,当时刮的是东风还是西风,周忱翻开记事本逐一详加核对,发现报案船主全是一派胡言,报案船主在恐惧下坦承罪行。这时众人才明白,周忱的记事本可不是随意乱写的。

【评】蒋颖叔任江淮漕运官时,也曾在公署前竖立一面占风旗,派人每天观测并记录在册子里。同时也要求各处漕运官要详细记载每日船行时的风向,等船只入港后就详加核对,对不按规定记载,或马虎随便的属吏便加以责问,属吏因害怕被责骂,都谨守规定。看来记载天候、风向,并非自周忱才开始。

王世贞 二条

【原文】

王世贞备兵青州,部民雷龄以捕盗横莱、潍①间,海道宋②购之急而遁,以属世贞。世贞得其处,方欲掩取,而微露其语于王捕尉者,还报又遁矣。世贞阳曰:“置之。”又旬月,而王尉擒得他盗,世贞知其为龄力③也,忽屏左右召王尉诘之:“若奈何匿雷龄?往立阶下闻捕龄者非汝邪!”王惊谢,愿以飞骑取龄自赎。俄龄至,世贞曰:“汝当死,然汝能执所善某某盗来,汝生矣。”而令王尉与俱,果得盗。世贞遂言于宋而宽之。

官校捕七盗,逸其一。盗首妄言逸者姓名,俄缚一人至,称冤。乃令置盗首庭下差远,而呼缚者跽阶上,其足蹑丝履,盗数后窥之。世贞密呼一隶,蒙缚者首,使隶肖之,而易其履以入。盗不知其易也,即指丝履者。世贞大笑曰:“尔乃以吾隶为盗!”即释缚者。

【注释】

①莱、潍:莱州和潍州,即今山东蓬莱和潍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