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要你教会我的人钓海鱼。”她眼里闪着光,宋寒如一听也不说话了,还是姑娘有法子。
张老头想都没有想就点了点头:“好。”
很快他们就签了字画了押,张老头收了银子就匆匆忙忙的出了门,看着盆里的鱼有些犯了难。
徐夜承收好契约,看了眼地上的几个木盆:“写封信让小安送些硝石过来吧。”
吴茵茵懊恼的拍了拍脑袋,他好笑的挥开她的手。宋寒如看着夫妻俩的互动,眼神里闪着淡淡的笑意。
小安收了信以后亲自带了人来竹洲,看着盆里的鱼有些迟疑:“东家确定这些鱼能吃吗?”
一个个长得奇形怪状的,有些还没有他的巴掌大呢。
“你先给它们冻上然后运回云关镇,不用太复杂的做法……”
吴茵茵嘀嘀咕咕的跟小安说了每种海鱼的做法。
“因为量少,所以只对老顾客开放。”小安点了点头,咸月楼的老顾客基本都是老饕了,虽然海鱼可以吃到,但是滋味最好的还是海钓上来的鱼,想必他们肯定也清楚
。
他们马上就启程回了云关镇,吴茵茵他们则开始筹备钓海鱼的事。
他先是买了艘大船,她见过张老头的小船,的确是破的不成样子了。就靠着这样的小破船还能从海上平安归来,吴茵茵很确定张老头还是有些本事的。
船买好了,现在就差招工了。十月份一过就到禁渔期了,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渔民都会很自觉的休息,到来年春天都不再外出捕鱼。
不过钓鱼就不一样了,钓鱼收成多少全看天,有时候一天只钓一条鱼也不是说着开玩笑的。
吴茵茵问了张老头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但是张老头夫妇是外来户,没有和其他人深交所以并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一下子就让她犯了难。
十月十五一过,菱角就开始涩了,吴茵茵天天逛着人才市场,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个时候来人才市场的基本都是找些码头搬货的农民,家里秋收结束了出来找点活计贴补家用,所以都不是可以做长期的人选。
这边吴茵茵神神叨叨的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另外一边徐夜承好像特别忙的样子,整天外出的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宋寒如倒是整天跟着她
,又过了几天,依旧一无所获,她苦恼的蹲在路边。
“姑娘要不要去贫民区看看,那里,可都是需要活下去的人啊。”
她轻飘飘的说了一句,仿佛是在讨论今天天气有多好一样,吴茵茵瞥了她一眼,最后沉默的点了点头。
竹洲镇虽然看起来是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但是穷人也很多,甚至城西有一片废墟专门用来安置穷人,流浪汉和乞丐,那里被称之为贫民区。
她们走在废墟里的小路上,两边或坐或躺着无数的乞丐和流浪汉,他们看着她们的眼神像极了饿狼看见肉。他们慢慢的向她们靠近,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有的手都快伸了出来。
吴茵茵接过了宋寒如递过来的鞭子,在空中甩了个响。
破空声带着危险的讯号,让那群乞丐有些退缩,在看到宋寒如抽出了别在腰间的长剑时,包围圈瞬间溃散。他们缩在角落,看着两人眼神里依旧带着贪婪。
她踩碎了一片瓦,清脆的声音在哀嚎遍野的废墟里不是很明显,听着周围的呻吟声,皱了皱眉继续前行。
走到一间几乎快要塌了的破屋子的时候,宋寒如停住了脚步:“姑娘,里面有婴儿的声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