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安对姜国所发生的事情全然不知,她作为东阳国的大将军,这次带兵攻打姜国的任务就落到了她身上。
顾长安披着金色的铠甲,坐在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望着姜国的方向。
“大将军,敌军的人数比我们少,我们是速战速决,还是?”前锋策马前来询问。
顾长安眯着眼:“速则不达,以伤亡人数最少为代价拿下姜国才是上策。”
“将军的意思是说,对方人数比我们少,粮草也不如我们充足,我们的粮草足够耗死敌军。”一旁的副将开口。
“将军说得有理。”那个前锋本来过来是想和顾长安说,他们是远征出兵,久战不利的。可是听顾长安这么一说,他却不好反驳,对于顾长安这个突然下派的大将军不满起来。
“我们的兵强马壮,即使耗也耗不了多久,最多十日便可拿下姜国。”待前锋远走以后,军师分析道。
顾长安何不想快点攻破姜国,早点救出自己的二哥呢?不过士兵的性命也很重要:“嗯,快了。”
顾长安带着军队****,跨过边境,一路朝着姜国的都城而去。
外围都是小城镇,顾长安不想造成太多杀戮,禁止士兵滥杀无辜。毕竟姜国拿下以后,这里就是东阳国国土的一部分了,那么这些无辜的百姓自然也就成了东阳国的百姓了。
而且她是从二十一世纪来的,那里是法治社会,顾长安依然不太习惯杀戮。
她的做法让一些人不理解,渐渐的滋生不满起来,也为后面遭遇叛变埋下伏笔。
顾长安带着军队一步步推进,姜国国王听着前线的急报,心里慌得不行。但他没有忘记之前钟离烨说过,会和他一起抵抗东阳国,所以心暂时安定了下来。
“国王,士兵气势很是低迷
,这样子不利于我们啊。”朝堂上,丞相忧心忡忡。
“北燕国的支援什么时候到啊?”
听着朝堂上的议论声,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御驾亲征,提升士气。他知道,如果姜国破国了,他就什么都不是了,亡国国君的下场,他很清楚。
“朕要御驾亲征!”姜国国王威严的开口。
立马有大臣出来反对,他们不知道一向不理朝政的国王这么上朝了,他们并不怕国王会死,但是怕国王瞎指挥:“陛下,这可不行,您可是万金之躯啊。”
“姜国若没有了,朕什么都不是!”姜国国王语气强硬,“通知下去,全国各地征兵征粮,一定要守住姜国。”
没有理会众大臣的劝告,姜国国王把自己的命令一一传达下去。这是他登基这么久,第一次如此关心朝政,毕竟这关乎生死。
“大将军,没想到腐败无能的姜国国王御驾亲征了。”副将笑眯眯的开口,“对方士气倒是上来了。”
“不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胜之。等他们气竭以后我们再出击,一举拿下!”顾长安说一举拿下的时候,眼里闪过一丝冰冷。
副将越来越捉摸不透顾长安的想法了,但是现在他们的情况,真的如她说的那般,伤亡人数最少,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虽然对顾长安不理解,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他清楚顾长安之前是皇帝的左侍卫,皇帝之前嘱咐他好好照顾她的。
顾长安他们推进的不算慢,不过几日便拿下不少城池。姜国士兵节节败退,最后索性弃城而去,全部退回都城附近的几座大城里,打算联合各军共同抵抗。
“啧啧啧,太不禁打了,撤离得这么快,真没成就感。”副将指挥着士兵缴获战利品。
顾长安压抑着心底快见自己二皇兄的冲动,平静的回答:“后路都给他们堵死了吧?”
“瓮中捉鳖,保证他们跑不了。”副将现在对顾长安可是有点服气了,“他们还真是够乖的,自己进的包围圈。”
“还不如说他们怕死。”和副将混熟以后,顾长安也恢复了一点十七岁孩子的活波。
又是一日,姜国终于打开了禁闭的城门,隔着护城河,摆开阵势。
顾长安一看对方这个架势,颇有些好笑,隔着护城河,他们想干嘛。
“大将军,我们还是速战速决的好,对方分明也是在拖延时间,想要收集粮草。而且这里都是姜国的大城,补给肯定充足。”之前那个前锋不由得在顾长安身边提醒道。
顾长安轻笑道:“前锋多虑了,攻打姜国之前本将已经调查许久了。他们的国王腐败,百姓虽然安居乐业,但不一定有余粮。而且说不定他们还想推翻姜国国王的统治呢?”
“可我们长途跋涉,士兵也会疲惫的。”前锋以理句争。
军师淡淡的提及:“大将军之前禁止士兵随意杀戮是为了收买人心。”
“是我多虑了。”前锋唬着脸离开,顾长发不甚在意。
“把你们的大将军叫出来,敢不敢一对一。”对方领头的将军骑着枣红大马,开口挑衅。
听到对方突然叫阵,东阳国士兵这边一片较好。之前基本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不少城池,虽然离胜利越来越近了,可是他们心里却憋着一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