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这凌柱就是街坊四邻拿来做反面例子的那种别人家孩子,说完凌柱的名字,后头务必跟着“可不能跟他学”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如今听说这人居然要去养马,周围的人对他都是嘲讽的多。
史书上甚至还记载了一件轶事。说是邻居家的小孩儿都知道这人不靠谱,天天在还没去学养马的他跟前扮鬼脸,跟着家里人嘲讽他什么的。
这凌柱得势之后就将他们挨个好好“教育”了一顿。
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这时候凌柱还没能去养马。家里人正摁头要他去种地。
他自己从家里跑了出去,家里一堆忙着挣钱养家的老弱妇孺,上哪里找他去。哭哭啼啼两三日也就忘了。
这人自己跑到县城的一个车马行,跟老板说要学着养马。
老板惊了。人生在世四十余年,第一回见到对养马这么上心的。旁人都是无处可去了来 养马,这位看起来衣着破旧但是干干净净的,面皮生的也好的,居然也来养马。
不过他正缺人手。就算觉得这人怕是个傻孩子,也收了。
凌柱倒是真认真。
他把车马行里头那几
匹马养的那叫一个膘肥体壮,活活养到了马生的全盛期。每日都记下每匹马吃喝拉撒的习性,时间,又将最适合马的草料选了最新鲜的喂马。
车马行的老板非常感动。看来自己找来做工的并不是一个傻的。
不仅不傻,脑袋瓜还非常好使。于是看在马的面子上,车马行的老板还教会了他算账写字。
凌柱在那里可谓是如鱼得水。不过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有悲欢离合。马行的老板还没教会凌柱管事,就急病过世了。
过世前将车马行交给了凌柱,让他好生打理。凌柱自然无有不应。
他又拿了自己这两年攒下的本钱,买了几匹好马来。拉起了马队的活。
他算盘打得精。车马行将马养大养的肥肥壮壮的,一下就卖掉了,一揽子买卖,有时候碰上个难缠的,本都换不回来。
不如弄个马队,租给往来客商,方便他们运货。
之前行商的人都要自己买马,有时候本钱都不够买马的。这凌柱的点子倒是填补了市场空白。
一时间生意大好。
凌柱驾着高头大马兴高采烈地还乡。想着自己也能让邻居家的人
把自己当一回正面榜样了。
他有了马队,自然也有了媳妇。
这年他终于带着家里的老老小小到县城定居,过上了从前他就梦寐以求的生活。每天都感觉脚踩在棉花糖上头,又软和又甜滋滋的。
只是好景不长。战乱开始了。
凌柱早早就有所耳闻。他血液里头有些****的赌博的精神,将所有马匹,自己的全部身家都砸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身上。
这个年轻人不过是二十啷当岁,旁人都觉得这个娃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只有凌柱坚持己见。从那人只有百来个兵的时候就将马用来援助他们传递物资,有时候还兼任战马。一直到那人手握几个重镇,再到后来手握玉玺。
一直都跟在那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