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又开始下起来了,雨的声音在静夜里听起来与白天不同,白天的雨看得真切,一看窗外就知道是下雨了,而半夜的雨潜在黑暗之中,有时听见窗外有沙沙的声音,以为是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可侧耳细听,又凝心是雨。
那年夏天也像今天一样多雨,我遇到了一个软弱的、多愁的、忧郁的幻想狂男子,他整个人的外形看上去就像一个雨季,瘦弱,愁苦,略带一点神经质,走起路来斜飘飘的,他喜欢听古典音乐,喜欢看书和旅行。他是我过去的一个男友的朋友,他一见面就跟我说“他
也喜欢文学”,这个“也”字用得让我很不舒服,我可不像他想像的那样,对文学仅仅只是“喜欢”,在我看来“喜欢”和全身心地投身于某项事业完全是两个概念。
那时候,喜欢文学的人很多,似乎是当时的一种“时尚”。有那么一种人,时髦什么的时候就玩什么,这种人命中注定无法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说他的痛苦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后天的。他到处碰壁,干什么不成什么,这样的人不痛苦谁痛苦?
他喜欢买书、读书,这是事实,但他文章写得很空洞,这也是事实。他
满纸都是尽人皆知的所谓的意象,关于雨,关于闪电,关于春天,什么“春天不会太远,我感觉它正朝我走来”之类,我认为编辑部传达室里那只狗都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而他却自以为充满诗意。他以为文学就是一封写给女人的情书。他无病呻吟,有了点钱就到处去旅行而他管那叫流浪。他总是不停地在写那些他自认为很不错的诗和小说,不停地念给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女友听,念完了之后博得一点同情的眼泪,弄好了还能骗吃骗喝,他的诗大都是写给女人的,风、喇叭裙、眼神、嘴唇、发丝
,不外乎就是这些东西。他痛苦是因为他认为别人写的都不是艺术,而他才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家、作家和诗人。他烦躁不安,碰到好骗的女人,他觉得生活还有点儿指望,同时胸中也大量涌动起了赞美女人的句子。碰到难骗的、根本不吃他那一套的女人,他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一样,伤心绝望,“天凉了,我觉得冬天提前来了”,原来他的天气变化是随着女人对他态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他到处流浪。
他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