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2月,苏联列宁格勒市第一中学16岁的高一学生弗拉基米尔连续在四次考试中位列头甲。他喜不自禁,扬言要在本学期期末考试时摘取年度最佳学习奖。
年轻的心是浮躁的,禁不起鲜花与掌声。在荣誉声中,弗拉基米尔有些忘乎所以,他开始关注自身的商业价值。因为他出身于商业世家,他接连参加了几位同学的生日宴会后,对校门口的那些商品房充满了兴趣。在同学们的怂恿下,他成为了校门口一家餐馆的代言人,一时间,他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对于出席这样的活动,学校是允许的,但这必定会影响学习。国语课的卡基老师有一天将他叫进了办公室,他的讲话语重心长:“我知道你有商业方面的天分,但你现在的心思应该放在学习上。如果没有好的学习
基础,就无法实现你的理想,哪怕你是一个天才。”
弗拉基米尔不以为然,依然故我地从事着自己的商业活动。他是一个交际奇才,在学校里笼络了许多校友,他还组织了多种论坛,成立了与苏联体制不同的学员党派。这一切,直接影响了他的学习和前途,等到学习测试成绩下来后,他才如梦初醒。他开始放下原来的骄纵姿态,重新回归原点,却发现自己已经追赶不上了。
弗拉基米尔夜以继日地学习,他解散了社团,取消了夜晚的行动,但在期末考试中,他由于过分紧张,在第二场考试时病倒在教室里。
弗拉基米尔醒来时痛哭流涕,他认为自己失利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可一世,忘却了自己脚下的位置。
不仅如此,原来的那些商业活动瞬间与他解除了关系,以前与他交往的同学也开始疏远他
。
弗拉基米尔这次失败后一蹶不振,原来外向的他现在整日里沉默寡言。
卡基叫上弗拉基米尔,请他一起去郊游。
此时正是寒冬时节,郊外一片萧索,无数的花草枯萎着、瑟缩着。
卡基突然问他:“这些花为什么会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