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由于找不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而苦恼了多时。一天,他在一垛废墙上看到了一则广告。广告上说,用清水炼汽油可以致富。他想,清水哪里都有,几块钱一吨,汽油多贵呀,如果清水真的能炼出汽油来,那不是发财了吗?
于是,他当即按照广告上的电话跟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说,清水确实能够炼出汽油来,但需要购置一些设备。他想,只要清水能炼
出汽油来,就是购置一些设备也是应该的,于是他借了一笔钱购买了对方的设备。年轻人满怀创业的热情,每天在家里用清水炼汽油,当然没有取得任何成绩。很多人劝他,那个广告明显是假的、骗人的,但他却不信。
一个靠捡废品为生的人,某天听一个熟人说,垃圾里能淘出黄金来。他想,黄金多值钱呀,他每天与垃圾打交道,知道垃圾到处都是,如果那些垃圾里藏着黄金,那他还需要
去捡废品吗?于是,他不再捡废品了,而是一心研究起从垃圾里淘出黄金的方法来。很多人劝他,那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如果真的能从垃圾里淘出黄金来,那别人还不都去淘了,凭什么还等到他去呀,不如还是干点儿自己能干的事吧。可是,他却不听,依然热情满怀地蹲在垃圾堆里,做着自己的“黄金梦”。
有一个这样的寓言故事:一只小狗看到一只母鸡孵出了一窝小鸡,很是羡慕。
小狗也想孵一窝小鸡,于是,小狗捡来一堆石头,学着母鸡的样子孵起小鸡来。母鸡笑小狗:“用石头怎么能孵出小鸡来呢?”小狗不以为然地说:“我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我相信一定能够成功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在适当而持久的温度之下,鸡蛋可以孵出小鸡来,但石头却不可以。但是有的人,就是喜欢用石头来孵小鸡,尽管别人一眼便能看出他是在用石头
孵小鸡,但是他却不知道。因为他用来孵小鸡的石头,虽然还是石头,但却换了个名字。这个石头,有可能是“清水炼汽油”,或者是“垃圾里淘黄金”,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看似可能,却不可能的东西。
美国心理学家艾伦,称这种情况为“石头现象”。这种现象的主要特征是:当别人在用“石头”孵小鸡时,很多人一眼便能看出来,可是当自己在用“石头”孵小鸡时,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