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莫迪亚诺,与哥哥吕迪相依为命,他们家境贫寒,父亲是犹太人,在二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母亲是一位比利时的演员。父母的缺席,并没有影响兄弟二人的感情,反而加剧了他们惺惺相惜的亲情。
吕迪是家中的顶梁柱,为了供养弟弟莫迪亚诺上学,10岁的他便拼命地工作,打童工,从小受尽了折磨。在1953年的法国巴黎,人们经常看见一个年仅10岁的童工在码头工作,他虽然瘦小,但大人们能够做到的,他绝不后退。
莫迪亚诺是个佼佼者,从小生活在苦难中的孩子,知道
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分一秒,因此,他拼命学习,8岁时,已经读到了小学三年级的课程,他是哥哥吕迪唯一骄傲的资本。
不幸的是,吕迪突然得了暴病,抢救了半天时间,便不治而亡。
操办完哥哥的丧事,小莫迪亚诺郁郁寡欢,他不再理会任何人,悲观厌世,他关上了自己的房门,消失了好长时间。学校里的老师与学生们,都以为莫迪亚诺转学了,渐渐地,人们忘记了他,就好像在硕大的地球上,忘记了一朵花的存在。
莫迪亚诺关上了门,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人生第一次致命的考验,如果不能够重新打开希望之门,恐怕他将会自
暴自弃,从此后烟消云散。
但莫迪亚诺打开了房门,他重新踏上了学习的征途。
他从小酷爱文学,业余时间里,形影相吊的他,文学成了他唯一的依靠,他执着地学习,不停地锻炼自己的风格,他的文章开始在校园报上刊登,校长夸奖他是个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天之骄子。
17岁那年,他参加了大学考试升学,不幸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