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从白衣天使到女将军 李希楷传 > §快乐的家庭

§快乐的家庭

李希楷的父亲回到南昌后,又重新进入铁路局工作,工资较之从前有了增加,日子也就相对好了一些。应该说这段时间,是李希楷一生中比较快乐的时光。她努力学习,同时充分享受着家庭的欢乐和温暖。

父亲虽然对他们几兄妹要求都很严格,但这严并不意味着粗暴和打骂。在李希楷的记忆中,不但母亲从未打骂过他们,就是父亲也从未对他们动过手,甚至连高声斥骂都不曾有过。可他们这五个孩子却没有一个不争气的。我不知道这中间是子女懂事的成分多,还是父母教育得法的成分多?总之让人很羡慕。

父亲唯一一次对她生气,都仅仅只说了一句话。李希楷清楚地记得,那天父亲生病了,躺在房中休息。她和弟弟在房子外面玩耍,声音很大。父亲被吵得睡不着就走出了房间,皱着眉头说:毛子,你吵死了!

这便是李希楷记忆中父亲唯一的一次发火。

平日里父亲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道理

,告诉他们只有自己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一个好的出路,才能成为有用之材。他常用伯父来举例说明,说伯父虽然有钱,生活却不幸福。孩子们从小就被牢牢树立起了依靠自己奋斗去争取幸福生活的观念,所以个个读书都很用功,且很团结。家里的经济生活虽然一直清贫,精神生活却很丰富。

在父亲的影响下,家里有着浓厚的民主气氛,家长和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都是互相尊重,独立平等的。孩子虽然用功读书不贪玩耍,但家庭生活却一点儿不刻板,一点儿也不憋闷。

这很大程度是是因为全家人都热爱艺术,吹拉弹唱无所不能。

父亲年轻时就喜欢拉二胡,喜欢唱京剧。他学唱的梅兰芳段子,很是有些水平,还留下了不少剧照。在父亲的影响下,一家人都爱好文艺。到了周末便举行家庭演唱会,父亲伴奏,母亲唱花旦,大姐唱老生,二姐唱青衣,李希楷和两个弟弟不太会唱京剧,但喜欢唱歌。

以后

李希楷也跟着父亲学会了拉二胡,后来还自学了**。学会之后又教给了小弟。大弟则学会了吹笛子。一家人聚在一起总是歌声阵阵,笑语声声,琴声悠扬。

父亲还教他们打桥牌。每到年三十守岁的时候,他们包好了饺子就打桥牌。母亲一边下饺子一边看着他们,其乐融融。

家庭的影响,令李希楷天生的艺术细胞在后天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其实早在上小学时,李希楷的音乐天赋就有所表露。在泰和读四年级时,正赶上县里举办泰和县小学生独唱比赛。李希楷的音乐老师发现她的嗓音非常好,且极有乐感,就推荐她去县里参加比赛。当时她们班上还有个女生,家境优越,有一架钢琴。老师就让那个同学演奏钢琴,让她唱歌。于是师生三人走了十几里路来到了县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