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妈妈,怎么陪您也不够 > 默认卷(ZC)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默认卷(ZC)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2013年7月19日星期五

05:50,母亲起床。我也赶快起床。

母亲说,她想到走廊去转转。我陪着母亲,沿着走廊转悠了一圈。走廊和病房的人,大多仍在睡觉。回到母亲的病房,窗口已有几缕朝霞。

天色已经大亮。

我打来温水,让母亲洗漱。

母亲对镜洗脸,梳头,尽量将自己打扮得干净利落一些。

过去,因为家境窘迫,母亲虽爱打扮,但她只能穿自己织的粗布衣衫。母亲爱美,因为穷困,她不能美。

现在,家庭条件好了,母亲节俭惯了,仍然舍不得吃和穿。这次来武汉住院做手术,才不得不穿上妻子给她买的新衣。

清晨,母亲穿上一套新衣,在镜子面前反复欣赏,高兴得一直夸奖儿媳给她买了这么好看的衣裳。

天下所有的母亲,所有的女人,不论多老,在一面明亮的玻璃镜前,就永远只是一个爱美的女人。

06:30,2号床小男孩的母亲和3号床小男孩的外婆起床了。

走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母亲坐在椅子上,高兴地对我说,她现在与刚做手术时判若两人,能够自己做些想做的事情了,饭量也开始增大了,说话的声音也变大了……

母亲对我说,她想早点出院,好想回家。

我说,什么时候您能够出院,什么时候您能够回家,都得听医生的。

07:52,收到妻子短信:“刚换上工作服的科室主任,见我坐在1301病房门口,专门进来检查了妈的病情,说妈恢复得非常好了,很正常。妈听了,笑得非常灿烂,很美。我很感动。我们要感谢科室主任和主治医生对妈的救命之恩,哪怕妈出院了,我们也要专程来感谢他们!”

我立即回复:“好!我肯定要感谢他们!”

07:55,收到妻子短信:“主治医生来查房,他没有说妈什么时候出院,我也没有主动提出来。妈今天很开心,在病房内外不断地走动着。我悄悄地一路紧跟着,给妈抓拍一些她随意走动的照片。沿路,妈总能和病友进行交流,一点也不孤独寂寞。真棒!”

我回复:“妈向来是一个开朗善良的人,很容易与别人沟通!”

08:20,收到妻子短信:“住院正能量:经历生离死别手术的切肤之痛,医院住院手术的男女老少隐私部位偶尔暴露也不会感到害羞,更加重视身体、注意饮食规律了,每天按时休息,手术后还特别关注是否打屁通气、是否正常大小便。陌生病人之间更容易交流病情、沟通情感、相互关心。病人和家属坐电梯能够自觉排队了。医院里的每个人,包括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都不容易。一个人,没有生病时,以为身体很好,不怎么关注和锻炼身体,只有等到生病住院甚至手术,才能够体会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痛苦过程。”

妻子说的,非常有道理。

08:35,收到妻子短信:“病房爆笑点:1301病房的病人,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因为昨天开了个好头,两个小男孩都下床走动了,今天这个病房的3个病人,不约而同地外出走动,不知不觉,3个人从不同的地方都走到了医护台。我刚才在医护台用手机给母亲和2号床、3号床小男孩照合影时,只听3号床小男孩的外婆说,3个“残兵败将”到这医护台集中了,快来给他们3人照一个啊。听了这句话,我一边照一边笑,笑弯了腰,笑出了泪。”

09:10,收到妻子短信:“刚才医生过来问母亲服用的“利福平胶囊”还有吗?我说有,母亲一直在喝呢。医生说:“你母亲可以出院,但观察一两天更好。”这么看来,母亲几时出院,是母亲和我们说了算。明天是星期六,母亲要不要继续住院?您抽空与主治医生联系一下吧!”

我正在开会,回复妻子说:“散会后,再联系。”

09:30,收到妻子短信:“妈刚才说,今天她没有打针,她不再胸闷,伤口也不那么疼,大小便也正常了,今天可以出院了吧!我说,等您散会后,再商定是否考虑今天出院。”

我回复:“好!”

09:50,收到妻子短信:“2号床小男孩换药,一直大哭大叫,闹得妈心烦意乱。妈说,要是我能够早点回家就好了,落个安静自在。”

妻子说,母亲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盼望早点回家。

10:10,收到妻子短信:“医生给做完手术的3号床小男孩检查时,3号床小男孩没有哭闹。医生夸奖说,3号床小男孩真坚强,才做完手术就能够玩手机。3号床小男孩的外婆说,他真的有忍耐性,一次止痛针都没有打过,从来不叫喊疼痛。医生问3号床小男孩的外婆,他妈妈呢?外婆说,他妈妈中午来,换她和孙子回去。外婆说,孙子下午还要上培优课呢,孙子一直离不开她。她掀起上衣,露出朝下开口C型疤痕,妈看了很惊讶。3号床小男孩的外婆说,她开刀后,活得好好的,连感冒都没有过,每天早晨5点到7点到菜地劳动。坚持每天适量活动,但尽量不干重活,并且注意休息和营养,所以身体非常好。妈还特别问3号床小男孩的外婆,你出院后吃饭有没有什么忌讳?3号床小男孩的外婆说,等到完全康复之后,就没有什么忌讳的了。我安慰妈说,您出院之后,也会与3号床小男孩的外婆一样健康快乐。妈高兴得直点头。”

我回复:“你说得非常好!”

10:55,收到妻子短信:“2号床小男孩又哭起来了,吵得妈心里很烦。妈巴望立即出院。您忙吧,中午好好休息,母亲是今天或明天出院,还是下周一出院,您下午上班之后,与主治医生联系好。”

12:05,散会后,与妻子商量母亲何时出院事宜。

12:15,到省委食堂吃午饭。

12:50,回到家,浏览今天的《楚天都市报》。

第4版报道:前日上班早高峰,武汉一名女乘客被地铁车门夹住辫子,站了7站直到终点站才获“解放”。前晚10:30,网友“肉肉小丸子”在得意生活网发帖反映此事后,引来14000余人次围观,200多人次跟帖。据了解,这是武汉地铁2号线开通以来出现的第2起“车门夹头发”事件。

第5版报道:从江西上饶到河南平顶山,距离上千公里。一名56岁的爹爹在深山打工迷路后,牵挂家人和年仅10岁的幼子,决心徒步回家。42天里,一路向北回家,他走了600多公里,来到我省麻城境内,被高速公路警察营救。

第6、7版报道:时光匆匆,白驹过隙。《楚天都市报》风雨兼程走过17载春秋,一路有你相伴。树高千丈,根系沃土。我们知道,只有深扎于荆楚热土里,深植于千万读者心中,才能迎着梦想茁壮成长。责任媒体,百姓情怀。17周年之际,我们再次聆听普通百姓17年的成长思语,一同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变迁。17年我们一起经历,欢笑与泪水都化成温暖记忆流淌在我们的心房。17年我们共同见证,墨香的文字每天都让我们聆听城市拔节的声响。17年我们携手发展,彼此的守望让所有的梦想都生长出飞翔的翅膀。

第10版报道:江城少数家庭装上监控引纷争,保姆被摄像头偷拍,愤然辞职。

浏览《楚天都市报》成为我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字里行间,百姓事情,说出公众心声,报道传递温暖,展现生发情怀,贴心报务生活,凝聚多少人生感悟。

15:00,上班,与一家出版社领导联系,将陪护母亲住院36天以来,记录的近20万字日记告诉他,商讨出版事宜。

这家出版社领导很乐意,说等到审阅书稿后,再做出能否出版的决定。

15:10,与主治医生联系,询问母亲能否出院?什么时候出院合适?

主治医生说,我母亲今天下午就可以接回家住,明天可以正式出院,后天可以办理出院手续。

我听了,非常感谢主治医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