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象棋也能检验一个人的智商。
一堂语文课,老K讲的是文言文《曹刿论战》。
上一节已经翻译和讲解完了课文。上新课前,老K提问,叫起了孙大光。
老K说:“我提第一个问题。课文中说,‘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我请问,这一段是什么意思?”
孙大光揪揪耳朵说:“是……是说‘公要打仗,曹刿要求见面,他的老乡说:“吃肉的人考虑这事,你管什么闲事?”曹刿说:“吃肉的人……人……人目光短浅,不能考虑得远。”就去见了。”
老K说:“大意差不太多。我问你,‘公’指的是谁?”
孙大光说:“是……是齐桓公吧。”
老K说:“差矣。是鲁庄公。看来你没好好看注释。我再问你,曹刿说吃肉的人目光短浅,考虑得不远。这话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吃肉的人就目光短浅呢?”
孙大光想了半天说:“大概,肉吃多了就迷糊了吧?”
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
老K仍很严肃地说:“课文中并没说肉吃多了呀。你再想想,为什么说吃肉的人就笨?”
孙大光认真想了半天,说:“我想不出来了。”
老K说:“想不出来倒也正常,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没想好。按理说,吃点蛋白质能使人头脑聪明。今天的孩子比过去的聪明,就是因为吃得好,吃的蛋白质多。好了,这个问题先挂着,留待你们以后去探讨。有些问题不一定非得弄出个‘标准答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才有利于开拓大家的思路。曹刿可能是这样认为的:位居高官的人,鸡鸭鱼肉,饱食终日,不理朝政,就成了糊涂官,其实和吃不吃肉本身无关。下面,你把这篇课文背诵一遍吧。上堂咱们留了个课外作业,要求背诵全文。你合上书,开始背吧。”
孙大光合上书,低下头,一声不吭了。
老K说:“你应该抬起头,面带微笑,充满自信。”
孙大光苦着脸揪了半天耳朵说:“我没背下来。”
老K说:“你背了几遍没背下来?”
孙大光说:“我也记不清背了几遍,反正总是记不住,意思总串。背得头都疼了也记不住。”
老K说:“难道是你比别人笨吗?看你眼睛骨碌碌转得挺灵活,一点也不像个笨孩子。好吧,你看看别人能不能背下来。”
老K又提问了两个同学,都背得很准确流利,老K就一再用眼看孙大光。
背完后,老K说:“放晚学后
,孙大光请到办公室去,我想检验检验你的智商到底有没有问题。”
放学后,孙大光乖乖来到老K的办公室。要是以往其他的老师这样要求他,他可能早满不在乎地溜之乎也,可对老K,他不敢。
老K果真等在办公室里,其他老师已经下班走了。老K给孙大光搬了把椅子和气地说:“坐下。”
孙大光心想,背课文就背课文好了,还坐什么,不就是一会的事嘛,这又是一般老师常用的“收买”的伎俩,表明他要“平易近人”了。便道:“不用坐。”稍一停顿,就流利地背起了课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