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美国这杯鸡尾酒 > 美国,这杯鸡尾洒

美国,这杯鸡尾洒

最后的晚餐是在旧金山的渔人码头的一家餐馆里举行的。

餐馆的窗子正对着暮色中的圣弗兰西斯克湾。红色的金门大桥成了攻瑰色的晚霞中的剪影,成群的海鸥围着归帆唱着留连的歌。出海漫游的人们都回来了,渔人码头成了他们挥洒浪漫情怀的喧嚣世界。穿梭而过的高头大马车甩下一串串的铃声和笑声,品尝大海蟹的游客们高举翻滚着泡沫的啤洒杯呼喊着世界各地的语言。我们的窗下正有几个黑人青年在表演迪斯科舞,在疯狂的爵士乐伴奏下,像中国的武丑一样翻着跟头,激起一阵阵的欢呼声。

我,王先生,谢先生,还有吴小姐,默默地坐着,静静地望着窗外的景致,细细地品味着杯中的玛瑙色的鸡尾酒。美国的鸡尾酒的品种很多,我说不清这是“天使之吻”、“大吉利”、“老时髦”、“俏妞”,还是“茶花女”,只品出清香甜蜜,还有几分辛辣和苦涩。吴小姐说,这酒中有白兰地、伏特加、杜松子酒,还有糖浆、柠檬汁、苏打水和仙人掌汁。

好一杯千滋百味的鸡尾酒,我品味这酒,好像品味着美国。如果我是诗人,我会写一首诗,这诗的题目就是:美国,这杯鸡尾酒。这句话可以概括我对美国的观感。

一个月想把一个幅员辽阔的超级大国看个明白,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从西飞到东,从东飞到南,从南飞到中,从中飞到北,从北又回到西,无非是看了十几个城市,接触和采访了一百多个美国人。由此就可对一个国家说点什么,这似乎有点草率。可吴小姐说,留学生在美国呆上五年,也没有你们看的地方多,接触的人广泛。吴小姐还是让我谈谈对美国的观感,我轻轻地举起了手中的这杯鸡尾酒。

美国这杯鸡尾酒,是世界人种的混杂,是世界各种文化的混杂。混杂带来了混乱,也带来了杂交的优势。人种的优势,文化的优势,形成了美国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得益于美国巨大的包容性,吸引世界上一切优秀人才,为新大陆的开发注入永久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在这片新大陆上形成的一种移民精神,一种开拓进取艰辛奋斗的精神,一种超越先人重塑自我的精神。在南方密西西比河畔那锦

绣原野里,在北方大瀑布附近的钢铁的森林里,在东海岸纽约曼哈顿摩天楼群中,在西海岸淘金人用血泪铺就的公路上,你到处可以看见这种伟大的精神在闪光,这是人类文明的风景线,我们不必非为它挂上阶级的标签。这辉煌壮丽属于整个人类。也许更使我难以忘记的是美国人对这片土地、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无论他们是哪一个国家的移民,总是自恃地说:“我作为美国人是很幸福的,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他们不一定爱他们的政府,不一定爱他们的***,但是他们爱他们的祖国。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在什么地方,每当美国国旗升起的时刻,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站立起来,手扶前胸,神情十分庄重,一改平素的散漫自由。其场景让我们这些外国人都十分感动。因此我喜欢这杯鸡尾酒。

美国这杯鸡尾酒,这杯混杂的酒,是充满矛盾的复合体。用“天堂”和“地狱”来形容它,都不贴切。美国社会处处可见巨大的反差。物质的富有与精神的贫瘠;表面上的高度民主与实际存在的严重的种族歧视;近乎完美的法制与不安全的社会氛围;较高的社会文明与畸形的社会丑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美国所面临的麻烦不比任何国家少。大国地位在下降经济不断地滑坡,社会各阶层的忧怨,黑人和印地安人的愤懑,新老移民因争抢就业机会而引发的矛盾,这一切都使白宫的日子很不好过。也许美国患的是“富贵病”,因为富足,美国政治家变得趾高气扬,好为人师地对别人家说三道四,想当这个世界的主妇,谁家的事情都想管,结果越管越乱。因为富足,美国人变懒了,变得贪图享乐,结果在经济的角斗场上让日本人搞得焦头烂额,失业率的不断增加,使美国人也失去了宁静。因为富足,有的美国人开始放浪形骸,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什么丑恶的东西都登堂入室了,于是爱滋病最先教训浪漫的美国人了……政治家、哲学家、社会学家会从不同的方面为美国作出诊断,开出不同的药方。但是要治好美国的病只能靠美国人自己。我们碰到的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在批评美国自己,充满了自省自责,这

也许是美国新的希望,新的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