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你有幸生活在赵孝成王即位初期的赵国(大约在公元265年前后),你一定要晚上到街上逛逛,可能也有“洗浴中心”之类的大牌子挂在邯郸城里。
邯郸人放荡冶游,是列国出名的,这也是燕赵人豪侠勇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司马迁说赵地的男子相聚游戏,悲歌慷慨,意思是喜欢聚起来去唱KTV。而邯郸女子则多美貌,她们为倡优,鼓琴瑟,步履轻巧,入诸侯后宫,遍布列国。这个入后宫,不是去当姬妾,而是做职业演员。邯郸的女孩喜欢设形容,携鸣琴,作歌舞演员。她们扬长袂,蹑利屣(穿尖头舞鞋),盛饰冶容(浓妆艳抹),习丝竹长袖(苦练舞蹈),目挑心招,游媚贵富,出不远千里,倾绝诸侯。意思是到处赶场演出,在诸侯各地献艺,就跟现在各城市的演艺吧、酒吧里四处串场的歌舞表演队一样。当时邯郸美**这行的,在列国之中最出名。
邯郸洋溢着放荡冶游的风气,几乎可以被称为“性都”。邯郸少男少女在歌、酒、性方面最为狂放,这也是燕赵人开放直猛性格的一种转移。曹植《名都篇》诗说:“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沈德潜为此诗作注说:“名都者,邯郸、临淄之类也。”
高适的《邯郸少年行》里还描述了邯郸KTV行业的发达:“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最后一句大约就是说,邯郸的“麦肯迪KTV”包厢里,终日歌笑纷纷,而麦肯迪的楼下,停的都是来此K歌的人的私家车。
邯郸不光女孩风流,少男们也爱创造时尚。邯郸酷哥们的走路姿态都成为列国模仿的对象。邯郸人志高而扬,家殷而富,具有大都邑人的自信和高姿态,因此走路都别具一格,于是就有人跑邯郸来学步。结果没学好,爬着回去了。总之,邯郸是一个玩乐享受、娱乐业发达的所在,跟现在的长沙差不多。
公元前265年前后,一位来自秦国的公子“子异”,就经常出现在邯郸“金色年华夜总会”里。他的旁边不时穿梭着美女,端饮料送饮料的妖冶少年满场子乱跑,台面上正有美女手舞着带铃铛的荧光五角星,穿着长纱艳服,长歌漫舞,旁边乐队的丝竹吹拉吱吱呜呜摇头晃脑地伴奏着。
坐在子异旁边的,是他的朋友韦哥。韦哥又名吕不韦,是个小商人(家里开了一个珠宝铺,可能还有一个洗浴中心),他喜欢交结玩乐,风流闲荡。
台上的歌女一曲绕梁刚罢,就开始“目挑心招”,她叫道:“刚才这个歌,是小妹献给韦哥的。韦哥在哪里?请让小妹看见你——”
“哇——呕——”观者一片大呼小叫,纷纷扭头找。韦哥觉得很有面子,就做了败家子常做的事,他跳起来,把一条丝绢(当时也抵货币用)和半把铲币,抛向台子上的美女,喊道:“算我和子异的!”
这个唱歌的美女,她的名字在史书上不传,人们都叫她“邯郸姬”。邯郸姬捏着话筒接着说:“谢谢韦哥,谢谢!今天,我们还特别荣幸地欢迎,韦哥的新朋友——子异哥哥!”随着话音,旁边一通鼓声。子异赶紧把手上的蜡烛举起来了。
“这段邯郸玉人舞,就请小妹献给远道而来的子异哥哥。”说完,靡靡的乐声奏起来了,华丽的彩裙裹着娇美的腰肢扭起来了,贵人的心意乱起来了,旁边还有人专门收集了隔壁洗浴中心的热蒸气,从皮囊里扑地一股脑向玉人喷上去,使得舞者如梦如幻。子异虽然是贵人——贵为秦国的王室公子,但从前生活在性苦闷的秦国,那里人只知道耕战,按照法家主张的以力致富,多动四肢而脑子不想事的状态发展,文化产业极不发达,“百姓纯朴,其声乐不流污染,其服装没有轻佻”(荀子入秦时的评论语),子异生活在这样的国度,哪见过如今邯郸的灯红酒绿。他整个晕菜了。邯郸姬又跑下台,过来向他“目挑心招”了:“子异哥哥,小妹就把这个舞铃送给子异吧。”
子异满面通红,好似芒刺在背。子异瞥见,邯郸姬穿的舞服开领很低,**隐隐若现,被衣服挤到了很高的位置,造成更加震撼的效果,就像一个普通人,将所有的积蓄全部放到一个钱包里,而且不盖盖。在场子里群魔呼啸声里,他从邯郸姬的玉手里接过那系着三个铃铛的荧光五角星,然后被她的霞光万丈照耀得不敢直视,只是看着她的尖尖的上翘着头的舞鞋。吕不韦在旁边馋涎欲滴地怪叫:“小妹,哪天我把你娶了去得了!哈哈哈——”
好在,急促的鼓声敲碎了人们对这里的注意力,另一个漂亮歌女也出现在台子上。邯郸姬赶紧跑回台上去。只见新上的美女长得很野性,头插羽毛,身材冒火,细腰削身,她和邯郸姬一起举着古代话筒,领大家一起蹦的,同时唱古代的Rap:“Everybody,move your body!Don't stop!Move your body!oh!yeah!”
气氛立刻high起来了。大家一起开蹦,子异举着酒瓶,和旁人一起听她指挥剧烈舞动身体,大家都在摇摆,好像很多人在黑乎乎的屋子里互相蹭痒似的,保持着共同的节奏。其中吕不韦跳得比较有个性,像被驴子踢了一样。
吕不韦、子异和邯郸姬,遂成了邯郸城里的“三贱客”。具体来讲,邯郸姬和吕不韦的关系更近一些,因为吕不韦是有钱的浪荡子,会玩。而子异则不太会玩,邯郸姬跟他说话时也就一本正经,话题少。
后来子异硬是霸占了邯郸姬,这是后话不提。
吕不韦这个人,曾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货可居”的成语。在一个柳风轻轻的春末,吕不韦在城里闲荡,遇上子异。但见此人心神不定,眼角眉梢透露着别有所思,衣服虽然不是很鲜丽,但材料却是上乘,似乎是个不得志的贵家子弟。
没错,子异是秦昭王的孙子,他爹称为安国君(封君)。安国君这人可能比较好色,儿子二十几个。这也不能怪他,主要是秦昭王太能活了,至今已在位四十多年,王储安国君看自己总没有接班的机会,只好在泡妞中自娱自乐。子异就是他的八姨太或者十三姨太生的,没什么地位。自从几年前范雎入秦为相以后,秦人采取远交近攻之策,把主攻矛头指向了中原的韩国,为了笼络中原以北的赵国不干预秦人的军事行动,秦昭王要派一个王室公子人赵国为人质,以笼络赵国。于是就把这个无关紧要的王孙“子异”派到赵国来当人质了。
子异在赵国租了一处房子。由于他妈妈是姨太太,不够高贵,妈家财产也不多,于是他自带的钱财也就不足,赵国人因此也对他不甚恭敬,于是生活得不怎么开心,郁郁寡欢。
吕不韦觉得子异奇货可居,于是跑回家向自己的老爹要钱。他开导老爹说:“您说说,种田的话,能赚几倍?”
吕父回答:“弄好了,有十倍。”
“贩卖珠玉呢,能赚多少倍?”
“弄好了,上百倍。”
“那么,给一个国家弄个国君,能赚多少倍?”
吕父说:“你小子***吃多了吧。国君岂是你想立就能立的?”
“您老到底说说,到底几倍?”
“立个国君,利润那是无数倍!”
吕不韦于是说:“既然您老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那请您给孩儿千金,我去投资子异去。子异现在邯郸做人质,此乃天下奇货,值得一买。我若帮他当上了秦王,将来咱们吕家岂不发啦!”
父子俩辩论半天,吕父终于被说服,取了一千斤金子,交与不韦说:“我可是破家投资这个项目啊,咱们全家的硬通货都在这里了!”
二
咸阳这个地方处于渭水之阳(即渭水北岸,因为河水是凹于地面的,于是河的北岸朝阳),咸阳同时地处九嵕山之阳(即九嵕山之南,山的南坡是阳),由于山水都是阳,故称咸阳,是块风水宝地。如今这里有很多药厂,说明那儿的人很爱健康。两千两百年前,年轻的吕不韦,就是携带着金子兴冲冲地来到这里。
当时夏天刚刚来临,不冷不热,好似人的青春,吕不韦带着五百斤金子。当时一斤比现在一斤轻,五百斤金子相当于一百三十公斤,基本上等于两个大学生的体重。吕不韦打算把老爹积聚的黄金都花掉。其中已有五百斤给了子异,他要求子异拿着这些钱去广结宾客。当时的宾客,其实就是媒体的意思。当时没有媒体,消息的传播全靠一些大嗓门的家伙,这些人游走列国,白吃白拿,替“广结”了他们的主子嚷嚷,炒作主子的贤明,提高主子的名望——这些就是宾客了。有了宾客的吆喝,子异开始在诸侯间有了贤名了。
包装完了子异,吕不韦开始在咸阳运动。他首先找到了子异的老爹“安国君”的正夫人(华阳夫人)的弟弟,对他说道:“华弟弟,您的罪可以大到至死,您知道吗?您的门下无不官居高位,但是安国君的长子的门下,却没有显贵的。您家里藏着珍珠宝玉,骏马美女。你为什么这么阔气呢,因为你姐姐是安国君的正夫人——华阳夫人,她受安国君宠爱。可惜你姐有个毛病,就是生不出一个儿子。一旦未来安国君仙逝,他的长子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到时候,您就危如累卵,寿命不如朝生暮死的蚍蜉。华阳夫人和您家的门口,必生蓬蒿,败弃了。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富贵千万年,绝无危亡之患。”
华弟弟吓得要命,赶紧从席子上站起说:“请先生指教。”
吕不韦说:“如今,安国君的一个儿子叫子异的,在赵国待着呢,他在列国很有英名。而且很想当华阳夫人的干儿子。一旦华阳夫人收了他当儿子,自然他可以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而安国君又是现任秦昭王的接班人),于是也成为秦国的继承人。华阳夫人和您的家族也可以依靠着他,永葆富贵了!”
华弟弟一拍巴掌:“是这个理啊!”赶紧把吕不韦引见给华阳夫人,还说:“子异一直把姐姐您当作是天,他在邯郸日夜哭泣思念着您啊。很想当您的干儿子啊!这不,他还给您带来了珍玩稀宝。”
吕不韦赶紧献上自己用另五百斤黄金买来的珍玩。华阳夫人听了,大受感动。华弟弟又按吕不韦教的词儿继续对华阳夫人说:“我听说,以色侍奉别人的人,色衰而爱弛,美色老了,男人的爱也就去了。如今您一个儿子都没有,不趁着此时受宠,赶紧认养子异为子,劝安国君把他立为接班人,待安国君万年之后,您还永不失势,而等着色衰爱驰了,到时候再想提这样的要求,还有开口的机会吗?”
华阳夫人如梦方醒,于是找机会就向安国君说子异多么贤能,又哭着说自己未来没个托身,要求以子异当自己的养子,并且立为嫡子。安国君正听说自己的普通儿子之中的子异,在国际间名气这么大,当然喜不自胜,就答应下来,定子异为接班人。安国君的长子子侯听说了,气得抓狂,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子异被定为安国君的接班人亦即秦国的继承人以后,消息传来,邯郸耸动,子异名誉更大了,声动诸侯,真的成为列国知名的人物了。
潇水曰:君主的决策,往往也受女人的影响,英雄难过美人关嘛。女人,或者说夫人,为了维护本家族利益,往往和国君其他亲属,矛盾尖锐。吕不韦能抓住这样的机会,说明他的见识很不一般。另外,我们老说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好像中国人在那以前不做生意。其实春秋战国也商业发达,大商人势力足以干预国家机器。吕不韦就是典型的例子。
既然身价提高了,子异当然不希望继续待在赵国当人质。但是赵国不肯轻易放他回去。于是吕不韦又施展他的游说本领,竟说动了赵孝成王,同意将子异遣送回国。吕不韦这一着棋又赢了。
正在子异和吕不韦欢天喜地打点行装准备回国之际,不料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子异无法成行,只好待在邯郸等待时机。这事就是秦赵之间即将爆发的赫赫有名的长平大战。
在接下来的大战期间,子异战战兢兢地滞留在邯郸,整天担心被赵国人拉出去,给他穿上橙色衣服,在展示秦国护照。如果秦人不退兵,就在二十四小时内斩首。好在有吕不韦和邯郸姬等一帮朋友陪他,排遣寂寞和惶恐。据说其中还有一个“**人”叫作嫪毐同志,也是个笙歌队里打鼓的浪荡子,常和他们去夜总会玩。
邯郸姬年轻美貌,楚楚婷婷,风姿袅袅,据说跟吕不韦有一腿,跟嫪毐也颇不拘束。但是子异还是耐不住孤苦寂寞,厚着脸皮向吕不韦伸手索要。吕不韦一开始很气愤,你竟敢打我的马子的主意!但想到已经为了子异而花光了自己家里所有的金子了(史书上说“破家”了),何苦再留恋一个女艺人呢。
于是,子异就跟邯郸姬成亲了。
关于邯郸姬的腹中逐渐孕育起来的那个即将震撼宇内的伟人——秦始皇,究竟谁才是他真正的父亲,是吕不韦还是秦国子异,历代学者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妈妈肯定是邯郸姬。他也一定曾把妈妈的系着三个铃铛的荧光五角星当作童年的玩物。若干年后,当他以占领者的身份再次驾临邯郸,他把所有曾跟妈妈邯郸姬家为难过的当地“坏蛋”及其家属,全部坑杀。其中也有一部分许是夜总会里的看客吧。
三
当秦始皇还以胎儿的形式在邯郸姬的腹中孕育生长的时候,秦赵在上党前线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了。
关于上党的事情,需要从一个奇怪的梦说起。当时正是两年前,公元前262年,年轻的赵孝成王(赵惠文王和赵太后的儿子)即位第四年,梦见自己穿着一件左右异色的衣服,乘着飞龙,上了天,结果没到天上又掉下来了,看见旁边有黄金和宝玉,堆积如山。
赵国的史官把这个梦解得乱七八糟:“穿着左右异色的东西,是什么东西要残缺。乘龙上天,又没到而落,表示有气而无实。看见黄金宝玉堆积如山,这是预兆着忧愁。”
也不知是为什么。这种飞翔的梦,也许是性冲动使然——按弗洛伊德的解释。当然,在他的解释中,什么梦都是性冲动使然。梦似乎是不好解的。我们只能认为赵孝成王的青春期已经来到了,不过他有些变态,是个同性恋者,甚至把自己的男朋友封为“建信君”,担任了当时赵国的相国。赵国**的糜烂,就是从年轻的赵孝成王开始的,如同齐国的陆沉始于齐湣王,楚国的消弱始于楚怀王。
这时候,赵都邯郸以西一百五十公里处上党地区,却正落在生死攸关的境地。
我们知道,山西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大本营。随着晋国的碎裂,赵、魏、韩纷纷把都城从山西迁了出去,到中原发展,分别定都在河南新郑、大梁或河北邯郸,山西这里就成了一片被遗忘的角落,被接踵而来的秦人不断蚕食。山西西部城邑不断沦陷给了秦人。但山西东南部的上党地区,目前依旧属于韩国,即如今的山西长治地区。它向东靠着太行山,跃过太行山山麓(南北纵行)与赵国邯郸相望,向南则跃过太行山东西横行山麓,与韩国的本土(即中原地区)相望。太行山蜿蜒连绵,陡峭难越,只在峡谷里有一些孔道(所谓的太行八陉,也叫作羊肠坂道)可以穿行。为了得到上党,秦昭王和范雎大费心思,从范雎上岗次年的公元前265年到如今,花了三年多的时候,以战神武安君白起为将,期间斩韩军首五万,得城十数,终于此时把上党向南穿越太行山的孔道堵住,使上党无法与韩国在河南的本土相连。上党成了韩国遗留在山西南部的一块飞地,时间正是公元前262年。
此时,韩国领袖“韩桓惠王”命令上党郡就地向秦军投降,因为这块飞地是没法保住的了。但是上党郡守冯亭大人想负隅顽抗。为了寻求太行山以东赵国的援助,冯亭就在绞尽脑汁之后,想出了一个歪点子:让赵国和秦国互相打起来,等秦赵两个大国互相疲于战斗,自己再乘隙另求生存之路。怎么才能挑拨秦赵互相打起来呢,冯亭决定投降赵国,以此激怒秦国,促使秦赵互斗,从而使秦人的火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开。这种救亡的路子,是古今中外常见的,后来赵国也想过类似的路子。
赵孝成王的青春梦做完后的第三天,就在邯郸接待了冯亭的使者。密谈之后,赵孝成王极为兴奋,好像摇到了彩票,赶紧喊来朝中重臣商议。
平阳君赵豹,是赵孝成王的爹赵惠文王的弟弟。赵孝成王兴冲冲地对他说:“王叔,刚才韩国上党那边来人说,上党的十七座韩国城邑,愿意全部加入我国版图。我准备接受,您觉得呢?”
平阳君说:“圣人把无缘无故得到的利益当作是祸害。秦军多年蚕食韩国,以便它南北断绝不能相通,目的就是想坐收上党。上党之所以不愿意加入秦国,是想转嫁秦军之祸给我们赵国。秦军劳累三年,而我们坐收其利,这样的好事,就是强国也不容易从弱国那里得到,何况弱国能从强国那里挖到吗?而且秦人用牛耕田,以河漕运粮草,令严政行,我们难以争锋,不能接受上党啊。”
赵孝成王说:“从前我们发百万大军进攻,经年历岁也打不下一城,现在白得十七个城,是大利啊。”
平阳君赵豹没办法,只好告辞出去。
接着,花花公子平原君赵胜(也是赵惠文王的弟弟,战国***之一)和赵禹一起来了。俩人想法跟赵孝成王一样:“往年发百万大军进攻,也很难打下一个城来。现在坐收城邑十七个,这是大利,机不可失。”
赵孝成王听了大喜,于是命令平原君前往上党接收土地。
这三位与赵孝成王讨论国家大事的重臣: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赵禹,三个人都姓赵,是赵王族的自家人。这正是赵国政治糜烂的地方,重用肉食者鄙的宗室贵族而不信布衣贤能。这哥仨讨论了半天,也没拿出什么高明的方案,只把赵国引入了危险的境地。他们当官凭的是出身而不是能力。后来,廉颇也被赵姓的赵括替掉,大约也出于此,赵姓的人比异姓的人值得信任啊。相比之下,秦国则任用异姓贤能,从范雎到未来的吕不韦、李斯一脉下来,都是从布衣打拼出来的卿相,要进步得多。
平原君赵胜到了上党以后,并没有让冯亭脱离岗位,而是封他为三倍的万户侯——把三个万户的城邑封给冯亭,继续镇守上党,号为华阳君,也是封君了。不久,五十岁左右的赵将廉颇率赵国大军赶至上党南部的长平驻防,以堵塞秦军从其局部占领的中原地区(如河南沁阳)北上穿越太行山而来威胁山西南部的上党。赵国由此正式卷入了一场噩梦似的战争。
潇水曰:赵国是否应该接收上党郡,似乎不好下结论。从地缘形势上看,赵国进占上党,带有积极防御的色彩。
泰国近年来远交近攻,连续取得韩国在太行山以南的中原地区,若秦人再占据太行山以西的上党,则可形成由西、南两面夹击邯郸的态势。上党地势高拔,处于山西的黄土高原,秦国占领这里,可以向东俯冲下太行山,入河北邯郸。所以秦人绞尽脑汁先切断上党与南边韩国本土的联系,再谋取上党,除了贪图上党的土地肥沃,更也为了能在这里建立一个用以进攻赵国的前进基地。赵人与其听任秦人占领上党然后居高临下直攻邯郸,不如先据上党以自御。
但是,赵军进占上党,一旦与秦人作战,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1.赵军需要分散驻守被占领区,于是兵力被分散,战力削弱。
2.随着军队的推进赵军会越来越远离自己的物资供应地,使赵军不能补充已消耗的作战力。后来赵军的困顿正是因为如此。
3.每一支军队都有战略侧翼,也就是其交通线两侧。军队越离开本土,深入敌国,其交通线的侧翼就越长。对一个很长的,只有很少兵力保护
或完全没有保护的交通线来说,敌人一次很小的进攻都会获得一定的战果。赵军远离河北本土,去韩属地区的上党作战,其交通线漫长,被敌人进攻的机会增加。一旦它丧失了交通线,后果是很严重的。赵国后来的失败也正是始于这一点。
当然,被占领地区(上党)的财富也可以用来抵消赵军交通线断绝导致的给养困难。但也不能完全抵消,因为一些东西是必须要从本国提供的,特别是人员。在一般情况下,由新被占领区提供的东西,不如由本国提供东西那样迅速可靠,各种误解和错误也影响保障的及时性和质量。事实上,上党地区在战争爆发初期,很快就被窝囊的廉颇给弄丢失了。赵军连这个可怜的供给地都失去了。后来接班的倒霉蛋赵括,被饿了四十六天,原因就在这里。
秦军赴上党作战,虽然也是远离本土,但是如平阳君赵豹所说,秦军用渭水、黄河、洛水和漕运运粮,顺流而下,比起赵人穿越太行山向西运粮,要容易些。从战力上来讲,赵卒彪悍,但《战国策》说“赵国,其民轻而难用,号令不治,赏罚不信,上(君主)非能尽其民力”,就说虽然士卒勇猛,但管理不善,赏罚不信,于是兵卒之力未能尽数发挥。而秦军则如赵豹说“令行政严”。
赵豹正是基于运粮和治军的问题,因为难以与秦争锋。
不过,赵军也不是完全没有争得上党的机会。应该可以考虑这样的策略:拒绝上党对赵的投降,声援上党,促使上党只得与秦交战,待战斗一半年,秦军在上党城邑下顿挫疲惫时,赵国生力军再开赴上党作战——历来援救别人都是这样晚出兵的(大夫给人治病也是这样)。这样,赵可免去接收上党的贪婪、不道义的指责,军事上也获得一定的有利形势。即便现在坐收上党,也应该把赵国的一半个郡转划给韩国,作为交换,从而获得韩国乃至更多诸侯,未来在决战时,对赵进行军事以及物资上的帮助。然而赵国君臣过于贪婪,一味独霸现得好处,后来列国果然没有帮他。
四
公元前262年,上党归人赵国,被赵国白得,在位已四十五年的秦昭王闻得消息,愤怒可想而知。自己努力了三年多,被赵人摘了桃子,这岂不令列国看我的笑话。但是同年他却没有发兵。次年,秦国又爆发了大饥荒。这个饥荒实在闹得很厉害,以至于范雎连这样的主意都想出来了:“我们的国家动植物园(五苑)里蔬菜、橡子、枣栗,足以救活民众,请开放五苑,任凭老百姓来采吧。”
但是秦昭王摇摇头说:“我们秦国以法家治国,无功不赏。今天散发五苑蔬果,是无功与有功俱赏,这是乱国之道啊。我们宁可想别的办法。”
范雎嘿然而退,这个事件说明范雎对秦国的法家国策不甚了了,对秦昭王的思想没有充分把握,君臣之间似乎开始出现一些隔膜。
因为这年闹饥荒,于是秦军又没有出动。到了这一年的末尾,北风卷着雪花,降落到偏寒的晋南高原上。到了下一年,公元前260年,年初冬天的雪花飘下,驻守在上党地区的赵军,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将是最后一次看见人间的雪。随即,冬季刚刚结束,秦国数十万大军在猛将王龅的带领下,北越太行山,向北攻击上党地区。
一场大战的序幕拉开。王龅又被我们称为“王铁汉”,他是范雎入秦以后从异国引进的人才,以迅速穿**攻,打硬仗、猛仗著名。他的爵位是左庶长,在秦国二十等级爵中处第十等,局级干部。在不到一两个月的时间,猛将王龅居然尽数夺得了冯亭戍守的上党郡所有城池,令人咋舌,而此时公元前260年的春季刚刚开始。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廉颇本人虽然名气很大,闻名列国,但他其实只在进攻齐、魏两国的攻城略地中建立功劳,遇上霸气十足的秦军就渐渐不支。另一个原因史书语焉不详,《史记》的章节里有两处说是廉颇率领赵军驻在上党以南的长平,在这里以拒挡秦军,还有一处说是王龅占领上党后,廉颇作为赵将在长平屯守,在此收容上党难民。似乎廉颇并没有屯守上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廉颇就没有丢失上党的责任。但奇怪的是为什么不以廉颇主力来屯守上党。
到了四月份(邯郸姬大约正是在这个月开始怀孕了),为了巩固被占领区上党的安全,王龅从上党南下,把矛头扑向驻防在长平的廉颇大军。他首先派出机动侦察部队探看赵军动向,发现廉颇和冯亭已经在长平地区列营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意欲反攻上党,或者别的什么目的。附近的光狼城、东鄣城、西鄣城均由赵兵把守。但是由于上党已失,长平地区庞大的赵军(约有四十余万,是中国历史上所空前的)就失去了就近补给的条件,只好依靠一两条在后方向东穿越太行山的运输线,像氧气管子那样给自己补氧。
秦军机动部队正在山头看赵军的风景,赵军一方的赵笳指挥机动部队,与之发生遭遇战。结果,赵笳战死。秦军初战得胜。
到了初夏六月份,王龅开始以秦军主力进攻赵军的长平阵地,拔取两个亭鄣城堡,赵军四名都尉丧命(都尉又称郡尉,官很大,是郡守的副手,带领本郡兵出征时就叫都尉,这也是师长级的军官了)。秦军又进攻光狼城,以司马梗率领。光狼城守将正是冯亭,这家伙上党没守住,败退至此,结果又被司马梗攻破。冯亭只好带着残兵向廉颇的主营地靠拢。光狼等三城遂为秦军占据。战事一开始廉颇就显得低调,左支右绌。廉颇不敢再打了,加强取守势。
到了入夏的七月,廉颇开始在长平地区修筑壁垒(因为他已经没有城了)。廉颇修筑的壁垒工程浩大,至今长平地区还有百余里之长的残迹。廉颇兢兢业业地修垒,完全像一个勤勉的包工头。
廉颇精心构建的这块战场,位于山西东南部的太行山西麓中部,是一块方圆约一百五十公里,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山丘地带,即上党以南的长平地区。长平被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割断,该山大致高度二百米,也有些地方要低一些。这条山脉以东,有一条河谷,叫作丹河,传说是从前大圣人尧的儿子丹朱曾经逗留此地,因为得名。从这丹河再向东,又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比第一条更加高大。我们姑且给它们起名叫“丹西山”和“丹东山”罢。两条山脉之间相隔约十公里(中间夹着一条丹河)。从防御的角度来讲,这个地方还不错。不过山势都有起伏,也不算高险,于是廉颇就用人工工事来加强它,在丹西山上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称为西垒;在丹东山上也有一些,称为东垒。而秦军正处在这两条山脉以西,面对着廉颇的铜墙铁壁。
秦军正面强攻的话,将会损失很大。但王龅是秦军有名的攻坚专家,血气方刚(没有像白起那样多智),所以选择正面猛攻,以三十多万秦军从二十多公里长的正面,潮水一样猛击。
廉颇所领的赵军有四十五万人之多,但还是抵不住对方日夜不休的进攻,于是又有两名都尉(师长)丧命。部分阵地被突破。涌人山口的敌人越来越多,许多段的壁垒已经易手,最后还是被秦军占据。廉颇和冯亭被迫放弃西垒,跃过丹河撤退到河东岸,王龅疾追而至,一直追到东垒才停。此战役秦赵两军死伤人数不详,但据司马迁记载,赵国总计在长平丧兵四十五万,其中五万是廉颇在前期战役中赔进去的。
廉颇此时退保在丹河东边的丹东山上,继续当包工头,加修巩固东垒,任敌人怎么挑战谩骂,就是坚守不出,王龅因为前番攻击西垒,自身损伤也甚大,此时一时也不能继续攻东垒。只得开始对峙。此时的长平战斗,已经从春季打到了夏季。
廉颇连续战败的坏消息雪片般地传来,邯郸城里的赵孝成王如坐针毡。听说西垒已被攻破,丧军五万,都尉六人,赵孝成王再也坐不住了,叫道:“我叫廉老将军去打,结果三个月下来损失了五万人,六名师长都完蛋了,阵地丢了一半,上党十七座城也剩不下几座了。太窝囊了!看来廉老将军根本不是王龅的对手!”他催促廉颇火速出击,好给自己翻本。廉颇就是不从,像乌龟那样使劲缩着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