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毛、张、王”同住古寺巷

§“毛、张、王”同住古寺巷

湘江东岸,过了遵义新城最繁华的丁字口,那里有一条僻静的用青石板铺成的小巷,名叫古寺巷。

小巷深处,一堵青砖砌的高围墙,一座颇有气派的门楼,一扇宽大的门。推门进去,草坪、花坛簇拥着一幢两层洋楼。这幢楼用特制的大块青砖砌成,四周有宽大的回廊。楼内,红漆地板,彩色玻璃窗,宽大的楼梯,黄铜架子大床。这样的洋楼,在当年的遵义,是数一数二的豪华型住宅。

屋主是“川南边防军”第一旅旅长易少全(亦作“易少荃”),他风闻红军欲取遵义,早已携眷逃之夭夭。

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向来负责安排首长的住处。每到一地,他总是先把可供住宿的地方作一番巡视,然后按首长地位的高低,相应的分配房子。长征以来,宿营地最好的房子向来安排给李德,而***总是住很差的房子。到了黎平,***被安排住入最好的房子,***的住房也不错。在猴场,***住的房子最有气派。这一回,邓发领着***来到古寺巷,让他睡那张黄铜大床。显而易见,这是最好的住宿待遇。***素来爱干净,一路长征,他不睡老百姓家的床,每到一地,他要警卫员借门板,他要睡在门板上。这一回破例,他没有任何犹豫,就睡在那张富丽堂皇的黄铜大床上了。

***未进遵义,就已关照邓发,在遵义他要跟张闻天、王稼祥住在一起。邓发遵命,把张、王都安排在易宅楼上,而楼下则住着他们三人的随行人员——秘书、警卫员、卫生员、炊事员。

长征开始之后,李德就发觉***、张闻天、王稼祥常在一起,先是称他们“三人核心”,后来干脆攻击他们是“新的三人团”以至“地下三人团”。此时,***完全不必置理李德的风言风语,跟张

、王同住一楼,以便于共商大事——在遵义召开中共*****扩大会议,清算博古、李德的“左”倾军事路线。这次***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史上最重要、最著名的会议之一,是1921年中共“一大”以来最为重要的会议。

关于遵义会议的由来,***在1943年是这么说的:

过了湘江后,***提出讨论失败问题,从老山界一直争论到黎平……(***1943年11月27日在中共*****会议上的发言)

遵义会议的主题,也就是***最初提出的“讨论失败问题”。

在陈云的1935年2月(或3月)的一份手稿中,说得也很明白;

错误的军事上的指挥,是经过了一个很长时期的,在这一时期中,竞同军委内部不是没有争论的,毛张王曾经提出过许多意见……(陈云:《遵义***扩大会议传达提纲》,1935年2月或3月)

陈云这份手稿写于遵义会议结束后不久的时候,清楚地提及了“毛、张、王”,把***、张闻天、王稼祥相提并论。

“毛、张、王”又是怎样酝酿召开遵义会议的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