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那次讲话中,***把自己的错误分为“真错”和“假错”两类。他说“第一次肃反肃错了人”属于“真错”;“南雄打了败仗(指率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围魏救赵’——引者注),是我指挥的”,也属“真错”;还有“在井冈山时我提的那个土地法很蹩脚,不是一个彻底的土地纲领”,等等。
***说,他也有许多“假错”——“大约二十次左右的处罚和打击,都是没有确实根据的”。***在回忆这“二十次左右的处罚和打击”时,特别提及了:
后头又被封为一贯机会主义“对我最有益处,就是封我为”狭隘经验论“我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那本书中就学鲁迅的办法,”报复“了一笔,批评那些骂”狭隘经验论的人是错误的……
在那批评***“机会主义”,“狭隘经验论”的赣南会议之后,***又病了!
小小叶坪村,那时仿佛成了“红色***”,苏区党、政、军首脑机关都集中在那里。人来人往,***不愿住在那里。他带着贺子珍以及警卫班十三人到东华山去了。
东华山在瑞金面二三十里处,山上树木蓊郁,山顶有座古庙。***看中那古庙,住了进去,据他的警卫员吴清回忆:“主席住左边耳房。房内陈设极为简单: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桌旁放着两只铁皮公文箱。一张木床,床上铺着一张边带条子的浅红色线毯,上面是白粗布床单。床上靠墙角的一头,四四方方叠着一条旧棉被和一条红色旧毛毯。”
***摆脱了冗杂的事务,步入这桃源世界般的东华山,埋头于读书。他津津有味地读《水浒》、《三国演义》之类的书。此外,他饶有兴趣地读着“郑爱群”派人给他送来的报纸,内中有《申报》、《新闻报》,广州的《工商日报》和《超然报》。自从当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管理员以来,便养成了每日读报的习惯。上了井冈山之后,难得见到报纸,他简直如饥如渴地企求着得到报
纸。据云,他有一回派一支小分队去袭击一座县城,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从县城府里搬回几个月以来的报纸!
如今,在瑞金也无法订阅***地区的报纸。一个名叫“郑爱群”的人,在福建汀州给他订了好几份报纸,通过地下交通线不断给他送来。
这“郑爱群”的名字,是***为那人取的化名。
此人的真实姓名叫傅连暲,汀州福音医院院长。福音医院是汀州颇有名气的教会医院,傅连嶂是那里的名医,附近的豪绅达官生了病,总要请他看。1925年底,当傅连暲到连城为一个大地主看病时,偶然在客店里结识***。***把瞿秋白著《新社会观》一书送给傅连嶂,他看后顿开茅塞。从此,傅连暲的思想日渐激进。
1927年8月,**部队的营长陈赓在南昌起义后受伤,傅连唪收留了陈赓,让其在福音医院养伤。1929年3月,***、朱德率红四军打下了汀州,跟傅连暲结识。***便“拜托”他代为订报……
***在东华山上读书、看报,每天还花四个小时为警卫战士教文化课,上午两小时文化学习,下午两小时时事学习。有时,他还带战士们一起出去砍柴。农家子弟出身的他,砍柴的动作非常利索、熟练。看得出,***的身体还可以——他上一回在红四军“七大”蒙受打击后,得到了恶性疟疾,倒是真的大病一场。
***人在山上,心在山下。他不断地看报纸,看文件,记挂着山下那新生的中华苏维埃***的命运。闲暇时,他把那些在马背上哼成的诗词加以整理、修改,誊清后给贺子珍一句一句地讲解。
每当山下来人,***总是详细问起打赣州的战况。说实在的,他这次上山,说是因病休养,其实是心中不快。除了赣南会议,还由于那场打不打赣州引起的大争论……
2月下旬,***在东华山上处理了一件重要的事。那是2月16日至21日,上海的《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等陆续
刊出《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伍豪”,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