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关注着那支南昌起义部队,企望着跟那支部队会合。无奈,大山阻隔了信息,双方都不知谁在哪里……
1927年11月中旬,在湖南离井冈山不远的茶陵县坑口镇,来了一个二十二岁的军人,穿一身整齐的***军官制服,向驻守在那里的靖卫团亮出了“国民革命军”证件。证件上写着他的身份,即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副官,姓名叫“谭泽”。
靖卫团团长罗克绍得知此事,立即设宴款待这位年轻的副官。在跟罗克绍边吃边聊之中,谭泽得知附近驻扎着袁文才的一个连队。
谭泽悄然来到那个连队,见到连队游雪程,这才说了实话。原来,他是***的小弟弟,名叫毛泽覃。那“谭泽”,是他的化名。
游雪程一端详,果真,这青年的面目酷似***,便送他去见***。
坑口镇在茶陵县和宁冈县交界之处。毛泽覃进入宁冈县,见到了分手几个月的大哥***。
原来,毛家有兄弟三人,长兄***,二哥毛**,小弟毛泽覃。***字润芝,毛**字润莲,毛泽覃字润菊。
毛泽覃是大哥***把他从韶山带往长沙读书的。长沙五年,他生活在大哥身边,跟大哥格外亲密。在大哥的影响下,他十八岁加入*****。根据中共的指派,他曾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担任上尉。
这一回,毛泽覃负有特殊使命,前来寻访大哥***。一路上,他要穿过***统治区,所以穿上***军服,用了化名,倒是通行无阻。
兄弟相见,说及别后情形,真是各有一番历险记:毛泽覃奉命参加南昌起义。当他赶到南昌时,起义部队已经离开南昌南下。毛泽覃也就南下迫寻。追到江西临川时,他突然被哨兵抓住。他一见那是起义军的哨兵,无比欢欣,而哨兵见他穿一身***军官制服,以为是敌军,任他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所幸哨兵押他去见***,***认得他是***之弟,连说“大水冲了龙王庙啦”,随即派他到叶挺为军长的十一军政治部工作……
这一回,毛泽覃奉朱德之命,前来找寻***,期望着两军能够会师,合力征战——这正是***日夜思念的。兄弟相会,倍加欢愉。
据毛泽覃说,南昌8月1日起义之后,起义部队在8月3日便离开南昌南下。当时的目的是想南下广东,以为广东的革命基础好,想在那里站稳脚跟,再徐图北伐。一路南下,一路激战。攻打瑞金时,陈赓负了重伤。各路军阀,夹击起义军。在这最困难的时候,起义军领袖之一**,在瑞金宣誓加入*****……
在激战之中,起义军被迫分成几路。由***、**、叶挺、***等率第二十军及第十一军二十四师直下潮汕。后来**率二十军向广东海陆丰前进。***此时得重病,发烧,昏迷,由一艘小船送往香港,同船而行的是叶挺和***。朱德、陈毅则率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于10月2日在汀江、梅江、梅潭河三河汇流处的三河坝,跟***钱大钧部队激战三天三夜,不得不转往湖南南部。毛泽覃随朱德部队前进。
朱德在湘南听说***领导了秋收起义,极想跟***取得联系。无奈兵荒马乱,不知***在何方。
朱德部队且战且走。11月初,朱德部队在赣南崇义上堡整训时,忽闻***部队就在附近。
激动万分的陈毅,自告奋勇,化装成老百姓,前往侦探虚实。到了那里一看,果真是中国工农革命军,有一营兵力!原来,那是秋收起义时的第三营,由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率领。不过,他们是在战斗中被敌人冲散,失去了与***的联系,驻扎在那里。张子清、伍
中豪率第三营,加入了朱德部队。这下子,朱德更有信心寻找***,派出了“特使”——***的弟弟毛泽覃。
毛泽覃的到来,使***详细知道了朱德部队的情况,万分欢喜。
其实,就在毛泽覃到来之前,***也派出了自己的“特使”,前去寻找朱德。
***的“特使”,便是何长工。
何长工是1927年10月上旬出发的。***交给他的使命是先到长沙向中共湖南省委汇报,再去寻找束德部队。
何长工刚刚出发,便在井冈山西侧的湖南酃县沔渡被民团抓了起来。民团要杀他,何长工却说自己是从***部队开小差出来的。这么一来,总算免于一死,民团放他。这时,何长工却不走。民团团长贾威觉得奇怪:“我放你走,你还不走?”何长工说道:“我是想到长沙找哥哥去,可是,一路上你们的关卡多得很,我过了你这一美,过不了下一关。求求团长,给我开个路条吧!”那饭桶团长,果真给他开了路条。于是,何长工一路绿灯,来到了长沙。
何长工在长沙向中共湖南省委作了汇报之后,拿到路费五十六块银元,来到了广州,由广州来到韶关。
何长工这样回忆他在韶关的奇遇:
几十月的奔波,身上脏得很,一下车就住进旅馆,就忙着去洗澡。韶关驻扎着云南军阀范石生的第十六军。恰好有几十军官和我一起洗澡,水气蒙蒙的,谁也看不清谁。只听见他们在谈论:“王楷的队伍到犁铺头了,听说他原来叫朱德,是范军长的老同学。”另一个说;“同学是同学,听说那是一支暴徒集中的队伍,我们对他有严密的戒备。”这个无意中听来的消息。真使我兴奋极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原来在这里!我匆忙洗了澡,看看钟,已经下半夜1点了,我心急如火,顾不得天黑路远,马上离开韶关向西北走去。
这一回,手上没有路条,何长工特意穿起西装,外面套一件黄色呢大衣,脚下一双黄皮鞋,一副绅士派头。从韶关到犁铺头有四十多里路,何长工连夜赶去。他在部队呆过,知道部队行动如闪电,所以他一则是兴奋,一则是要及时赶上,在一片黧黑之中步行。五更时分,万籁俱寂,一路上唯闻脚下皮鞋在索索作响。
赶到犁铺头,遇见哨兵,何长工被带到司令部。巧上加巧,一进门,他便认出了熟人,大声喊道:“老蔡!”
原来,接待他的,是曾与他一起在洞庭湖做过秘密工作的蔡协民。这下子,不必费任何口舌自我介绍。蔡协民马上带他见了朱德和参谋长王尔琢。当何长工跟陈毅见面时,两人拥抱起来,因为他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认识,想不到在此地重逢。
这么一来,朱德那儿来了***派的“特使”何长工,***那儿来了朱德派的“特使”毛泽覃。双方互通音讯,会师的日子渐渐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