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要打的广告,就得从公交车上入手。”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江北的这些公交车天天大街小巷到处跑,吸引着咱们江北百姓盼望的目光,车身却偏偏空白一片,刷着那些老旧蓝白车漆。”
陈江一摊手。
“这不是最大的浪费吗?”
“浪费是不好的。”
李想这下子算是明白过来了。
“陈兄弟你这意思是……是要在这些公交车刷广告?”
他咽了口口水,对这种新奇的想法属实有些震惊。
“这,这能行嘛。”
李想有些转不过弯,十年前他虽然也是前卫的新时代青年,号称思想开放,可在陈江这一天一个想法面前,也有些跟不上脚步。
“人家交通局能同意吗?而且……”
他说着说着,自己却没了底气,
因为陈江说的方法的确听着挺靠谱。
可不是嘛,每天多少人在公交站台,翘首以盼那些蓝白公交车,车身上要是有广告,大老远的就能见到。
而且公交车他还是移动的,报纸你可以不爱看,电视你可以没时间看,但只要出门上路,你就不得不见到公交车。
这么一想,公交车简直就是这个年代最好的广告牌,还是自带车轮的。
可陈江的谋划还不仅仅是这个。
“咱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借此成立一个传媒公司。”
重生在这个时代,他非常清楚日后社会的发展脉络,网络社交传媒,这三个组成了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风口。
“啥?”
李想愣了愣。
“咱们不是刚要搞摩托车嘛。”
“放心,这个花不了多少钱。”
陈江有自己的打算,成立传媒公司也是为了将来旗下企业打广告方便,也顺便抓住风口机遇大赚一波。
“研发人才的事情你先慢慢办,回头先联系下市里的交通局。”
“这,人家能答应吗。”
面对官场,李想有些忐忑起来。
“放心,我们又不是不给钱。”
陈江不相信,在眼下把GDP纳入地方官员考核后,自己上门送钱还会有人拒绝。
这妥妥的就是业绩和以后晋升的资本啊。
“那好,这件事我立马去联系。”
李想依旧是完全的相信。
毕竟这几个月以来,陈江的高瞻远瞩,各种手段套路,生生把一个攒二手自行车的小破门店做成一个快两百人的自行车厂。
这本是,往前十年他没见过,而且他觉得,往后十年也不可能有。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先去县里注册个传媒公司。”
“嗯……就叫江雨传媒。”
陈江随便取了个名字,继续吩咐。
“之后,你就去和交通局的人谈一谈,有结果后立马回来告诉我。”
陈江吩咐一句,李想得令,立马开车去了县里。
而他自己则在厂区里带领员工规划气摩托车间和研发车间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