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封奏折都言明了新粮食种子的好消息,其中一封,是来自江南府的府尹赵文旭的上奏,更是让李二的好心情提到了最顶点。
赵文旭是个不算是望族的赵家旁支出生,早年因为受到了太上皇的青眯,才使得其没有被五姓七望之流的人迫害和打压,但当年太上皇终还是有心无力,只能将赵文旭送往了朝政相对控制在手的江南府。
以前的江南府雨水杂多,常出现水涝灾情,坝口绝堤是常有的事儿,这就导致了,原本土地肥沃,最为适宜稻田的生长的江南府成为灾祸之地。
还是这赵文旭有能力,短短十年之内,治理了水患,修整了水坝,更是挖沟引渠,让水祸在他手里得到改善。
如今,江南府领到了粮种,收成要比其他州府要多出四层,而且,时间上也比其他地方的要短上一个月。
奏折到他案头的时候,江南府已经把第二次自行培育的粮种再一次的进行了播种,上面说明了二次培育的粮种质量不比下拨的差。
这让李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按照赵文旭的说法,江南府对于这种新粮食种子可以达到一年三收的程度。
按照这个收成,以后的粮库都不会再空,甚至,从根本上解决了清河崔氏粮食垄断这一弊端。
“好。好。好。哈哈哈哈,不愧是朕的亲闺女,这次豫章可真立了个大功!”
李二的手边,挨着赵文旭奏折的,是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请赏奏折,他们都是替豫章请功,这一点,说到了李二的心里去了,嗯,他是得想一想怎么给豫章请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