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不乐意了,撇撇嘴,“你可让我消停会儿吧!好端端的让她来做什么?依我看,我那儿媳未必能看出她这侄女的好来!”
商嬷嬷想了想,笑笑,伺候太后进内室歪着去了。也是,郡主是个胆子大的,皇后又是个重规矩的,姑侄两个未必能说到一处,何苦把她招来给太后找不痛快呢?左不过是太后留喜欢的小辈吃顿饭,不叫她也没什么失礼的。便是有,太后是婆婆,皇后是儿媳,还能说什么不成?
却说萧明暄从慈宁宫正殿里出来,先扯出来一个荷包往彩云手里塞,“姐姐拿去买花儿戴!”
彩云忙推辞,“不敢当郡主一声姐姐,更不敢当您的赏,有什么郡主吩咐便是!”
萧明暄诧异:“我没什么吩咐的呀!这不见面即是缘嘛,拿着啊!”
又递给她。
这也是跟在太后身边的好处,任谁再尊贵,对她们这些太后跟前儿的人也得高看一眼,溧阳郡主以前也不是没赏过,只是没这样直白。
略笑一笑,便收下了,屈膝行了个礼,“那奴婢就谢郡主赏了。”
将那荷包放在袖袋里,一入手便觉有异,轻飘飘的,不是银子,那是银票?这郡主手笔也太大了!眼下也容不得多想,只带了萧明暄往后边的厨房走。
一路便发起了铜钱。
但凡见着小太监小宫女请安问好,便让蓝玉赏一把铜钱,多少不计,惹得那些小太监小宫女们没事儿也要找出些事儿来到她跟前问个好,一把把的铜钱不知撒出去多少。
彩云看得眼都直了。
到了厨房更是,两个大厨,四个二厨,择菜的烧水的劈柴的洗碗的,通通赏了一遍。
不一会儿慈宁宫里便传遍了,今儿日子好,慈宁宫里来了财神,众人欣喜非常。
慈宁宫小厨房的吃食材料是应有尽有,皇帝孝顺,自己那儿没有的,也可着太后。眼下四处受灾严重,能备得这样全着实不易。
问了彩云太后喜欢什么口味,有什么忌口,这原是尊者之讳,一般不轻易透露,可那轻飘飘的荷包还在彩云袖袋里装着,不知的话实在说不出口,又见萧明暄极得太后喜欢,好似还与叶大人关系不错,不过脑子里一过,便笑道:“郡主做什么都是郡主的心意,太后再没不爱的。才听说次辅大人病中全赖郡主调食有方才有所回转,说起来大人自小在太后跟前长大,这口味也都随着呢!郡主不知道,咱们太后娘娘最是仁爱勤俭,因娘娘自幼长于江南,十岁上下才随老承恩公迁来京城,先帝爱重娘娘,还是从前做皇后时,自江南得意楼寻来一个厨子,做淮扬菜最是出色,可太后娘娘用了两日便让那厨子回去了,说是不可因一人之好花糜过费,又让人背景离乡,骨肉不得团聚,实非取善之道……郡主不必忧心,太后娘娘仁慈宽和,您尽管依着您的手艺做便是。”
哦……萧明暄明白了。
笑笑,“多谢彩云姐姐指点,那我便尽力一试。”
萧明暄琢磨一通,决定自己只做六道菜,其余的还让原来的厨子还按照太后平日的口味做,怕得是万一太后不喜欢别再饿着。
至于咸淡,就照着叶怀安的吃食再偏淡一点好了。上岁数的人口味会偏轻一点,而且少食盐对身体也有好处。
活蹦乱跳的河虾正是虾头上长黄的时候,个大味美,拿韮菜炒了,才一下锅便带了一股浓郁的河鲜味儿。用鸡腿肉做了道黄焖鸡,黑鱼片了做滑熘鱼片,又做了道荷塘小炒,凉菜是小水萝卜雕花,泡水用盐、糖、醋腌了,摆盘叫做花开富贵。还有主食,用新鲜的鹿肉和猪五花做了烧麦。
进宫时没有准备,许多自己特制的调料也未带进来,带进来也不见得能用,只得现制了些,效果如何就只看太后的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