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暄见他一身霜色道袍,身姿挺拔,气质端凝,翩翩然直似仙人,忽觉自己虽锦衣玉带,彩绣辉煌,但怎么都透着一股子俗不可耐,思及那日在郡主府自己醉酒,纨绔本色毕露,言行又多有冲撞,越发自惭形秽。有些人天生就和别人不一样,世人大多装腔作势,但总有一些人是真材实料。这就是阶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外如是。
“哦,那我就不客气了。”萧明暄脑子转过不少念头,面上却笑的灿烂,谢过了因大师,径自落了座。
想是入乡随俗,于礼尚往来,日常周转,如今她也能装摸做样的应对一番了。
出来半晌,正是口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叶怀安扫了一眼,未曾言语,倒是了因老和尚,看着一怔,便是哈哈大笑,问道:“小施主觉着这茶如何?”
萧明暄老脸一红,刚只顾解渴,谁又注意味道呢?再说了,便是让她细品也是品不出什么来,她又不懂茶。
老实摇头,“我不懂这个,只觉得挺解渴。”
了因笑声更大,不迭点头:“小施主果真有慧根,可不是,水嘛,总是要能解渴才好。”
萧明暄无语,慧根这东西可真是虚无缥缈,说有就有。
既见着了叶熙和,少不得要和他提两句叶珣之事,没和人家说就把人儿子给带出来,人家还不见得高兴不高兴呢!
又是这么个摸不透脾性的。
萧明暄总觉着这叶翰林看似温和,却是美人如花,隔云笼雾一般,看不清摸不透。
提了叶珣之事,叶怀安并不见惊讶,只嘱咐莫要只顾玩兴,早些回家云云。倒让萧明暄松了一口气。
想起外面还有两个小的,还有碧玉,见不着她肯定要着急的,也不想再看什么桃花,便说要走。
了因点点头,随手拿出一串念珠,“这是老衲早年随手所做,小施主拿着顽吧。”
萧明暄见那珠子并不起眼,做工也不甚精细,又是这老和尚自己做的,想必没什么花费,便双手接过,正欲道谢,老和尚又笑着道:“小施主与我佛有缘,老衲还有一言要赠小施主。”
萧明暄心里“咯噔”一下,面上不显,“请大师赐教。”
“小施主言重了,不过是老和尚活得久了,忍不住便要啰嗦几句。红尘万丈,俗世三千,人之不足莫过于所求者多。须知这世间万物自有缘法,入世一遭,修的不过是个顺其自然,既来之,则安之,我观小施主天堂饱满,眉清目明,正是大富大贵之相,凡事顺心而为,自会大吉大利无灾无咎。”
萧明暄晕晕乎乎听完,其实也没怎么听懂,只顾纠结这老和尚是不是看出什么来,又看出了多少,只大约听得出应是好话,强自收敛心神道了谢,寻了个当口便要告辞,老和尚也没多留,只让她自便,又和叶怀安道了别,顺原路转了出来。
这次顺着小道很快便来到了桃林入口处,两个孩子正坐在两块大石上就着从家带出来的蜜水吃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