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白虎寺,常姨娘身边的荷露就迎了上来,原是常姨娘谨慎,特意着她候在门口处的。
荷露十六、七岁,长相并不出挑,也不多话,看着很是沉稳,一路引着萧明暄姐弟俩和叶珣到了常姨娘早就定好的一间清院。
“郡主,大爷,你们来了,我还想着让人去接您二位呢……”
常姨娘正在待客,听说郡主来了,赶紧带着萧远迎了上来,就怕姐弟俩出个什么意外,皇后娘娘得扒了她的皮。
见着萧明暄一身男装,本来明艳娇柔的面容竟显出几分英气,又执了折扇,整一个风流少年,愣了愣神才视若不见的寒暄,又见旁边小小一个白玉般的公子,模样生得极好,面上冷淡,带着些天生的清贵,一看便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萧明暄见常姨娘看向叶珣,介绍道:“这是阿睿学堂的同学……呃,同窗,翰林院叶大人家的公子,今日和我们一起来玩儿。”
说完,又对叶珣道:“这是常姨娘。”
萧家的情况叶珣早就一清二楚,此时萧明暄一提,便对上了号,见她没多说,便也只当不知,点点头叫了声“常姨娘”便在一旁默不作声了。
论年纪,他这般反应是有些轻慢,可萧家姐弟是嫡,常姨娘是庶,叶珣又是翰林家的公子,如此这般也就不稀奇了。
常姨娘不敢拿大,轻轻福了福身迎着他们往院子走去。
客人并未进屋,因天气晴好,春光和煦,恰巧这院子里有一株年深岁久的榆树,树钱花开,满院飘香,衬着古寺清幽,倒是绝好的风景。
树下一张石桌,摆着上好的茶点,众人分宾主坐了一院,一见萧明暄三人均有些无措,听常姨娘说这是溧阳郡主,便都纷纷行礼,这些纪妈妈都是特意教过的,萧明暄似模似样的道了句“免礼”,毫不客气的坐了主位,两个小的挨着她坐了。
打眼一瞅,那边是一个三十余岁的妇人带了自家的儿女,女孩儿不过豆蔻之年,穿着、样貌都普通了些,头上也只带了一对蜻蜓点水的银镶玉簪子,看着倒还生动,想来家境一般,倒还符合他爹的官职身份。那男孩子长得清秀,年纪不大,言行却是有度,看着教养很好。
在京城这地界,随便一砖头扔下去都能砸到两个当官儿的,所以这官儿也就不太值钱,一般的清水衙门只靠俸禄过日子的,可多富裕不了。
鸿胪寺主簿不过从五品,也不是什么紧要位置,今日出来相看没有穿金戴银的堆一身,倒似是个本分知进退的。
那女孩儿想来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略有些拘谨,不过也还好,问她话时嘴角先翘一翘,语不多声不高,眼神也老实,想来是个沉静性子。萧远不是那种聪明有主意的,平素在书院读书,也未听说有什么恶习,但也不拔尖儿就是了,娶个这样的妻子也还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