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二龙 苗玲玲
提起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蟹稻米”。昔日贫困落后的朝阳村,如今在党支部书记韩丽的带领下,10年大变样,成为全省甚至全国出了名的富裕村。
近日记者来到朝阳村走访建设工地,劳作的村民对女支书韩丽带领全村百姓发家致富、扶贫救困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是我肩上的责任”
2014年9月23日8点多,天气有些阴沉。韩丽正和水田收割负责人通电话:“大家抓点紧吧,这天恐怕要下雨,那几块地比较低洼,要是存了水车就下不去了……行,行,那就辛苦你们了!”
放下电话,韩丽又安排人填写过几天去韩国参加GTI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的项目报表,“这回市里一共就有几个名额,对咱们来说可是个大好的机会,把咱们的项目报上去,能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韩丽很忙,或者说每次见到她,她都在忙。用她的话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是她竞选时的承诺,是她肩上的责任,不忙点儿怎么能行!
2003年,朝阳村曾是安石镇乃至东辽县最穷的村,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欠下了130多万元的外债,连村部都没有。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依靠养乌鸡发家的“外来媳妇”韩丽从心底想改变村子的现状,所以第2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韩丽报名参选。
“让村里老百姓富起来,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韩丽的话说到了每名党员和村民的心坎上,他们将手中信任的选票投给了这个“有野心”的女支书。
作为一名***员,韩丽坚定了带领村民走出贫困的思想。她在小村子里寻找商机:劳务输出、精品养殖、兴办企业、水田立体种养。
现如今,劳务输出成了不少村民的首选,全村已有400名朝鲜族村民常年在韩国打工,年收入2000多万元。精品养殖上,韩丽鼓励村民养乌鸡和黑猪等特色品种,现在村里乌鸡养殖户发展到80余户、黑猪养殖超百户。
在水田立体种养上,韩丽更是千方百计提产量、增效益,她广泛推广稻田养河蟹和小龙虾的做法,注册了“鴜鹭”牌商标,组建万亩无公害水稻种植区,每亩稻田可增收9000余元。此外,韩丽大力兴办村企,磨米厂、榨油厂和朝阳村袜厂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吸纳近400名村民就业。朝阳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很多村民在市内、县里都有了楼房和小轿车,有的还在青岛、大连买了房。
韩丽为朝阳村的发展出谋划策,闯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富民路。
“韩书记是个好人,没她就没我们村的今天”
韩丽是个热心肠,看不了别人家有难处,她不仅关注百姓的收入,更在乎群众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