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最美基层干部风采录、第二辑 > 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陈 红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这是沈谨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的,他是如此的普通,没有高官厚禄,没有千万资产,没有诺贝尔奖……可是如此普通的他,却有着不平凡的守望:1979年,沈谨主动要求到宿迁县卫生防疫站工作,从此,他开始了长达34年的基层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勤劳工作,坚守在这片阵地的第一线,甘心做一名生命安全的“守门员”。

“在奉献中找到人生的价值。”-这是沈谨的誓言,而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话。1973年,18岁的他下乡当知青,亲眼见证了疟疾的可怕,“那时候,我是挨家挨户发药,并且一定会监督他们把药吃下去”;1979年,开始了在宿迁县基层疾病预防与控制岗位上的辛劳工作,一干就是34年;2003年,“非典”疫

情笼罩全国,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隔离区,与患者零距离接触;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灾区又出现了他坚忍不拔的身影;“甲流”、H7N9都阻挡不了他的步伐,为广大群众铸就一道道健康防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

一个***员的责任与信仰,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普通的事,在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沈谨的精神为同样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带来一阵风,一阵“反思”之风、“学习”之风、“奉献”之风。“反思”之风,即以沈谨为镜,了解自身工作的得失。基层的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工作烦琐,让很多年轻干部迷失了方向,觉得自己“大材小用”、“缺少伯乐”,而在工作中心态浮躁,眼高手低,不能踏踏实实,从而工作业绩平平。而沈谨精神让年轻干部找到了方向-“奉献中实现人生价

值”。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高需求就是实现人生价值,而无论是什么工作,只要你尽好自身的职责,甘于奉献,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实现自身价值。

“学习”之风,要我们将沈谨的精神内化为前进的动力,他志在为民解忧,在实现价值过程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努力践行,“不怕苦、不畏难、不惧险”,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考验,成为基层的“守护者”。

“奉献”之风,更是要我们将动力转化为行动,要“不以善小而不为”,多学习、总结、分析,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真正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员。基层天地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基层干部要在这片土地上大显身手,必然要明确方向,坚定信念,甘于奉献。

(中国文明网2013年5月16日)

采访札记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