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将军楼 > 36

36

那一年,原计划和知梦一同去江州过春节的洪青扬,因白副司令员要回老家奔丧,而代替他带领军区几个部门的领导到驻扎在云贵地区大山深处的第四通信总站坑道维护分队慰问。大年三十那天中午会餐时,洪青扬端着酒杯一个挨一个地向官兵敬酒。当走到一位看上去怯生生的新战士面前时,他突然把酒杯停在半空中,微笑着问道:“小鬼,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首长,我叫周海滨。”

“想家吗?”

“不想家。”周海滨嘴里说着不想家,眼里却已经浸着泪光了。

洪青扬一眼就读懂了年轻战士的心思,他望着周海滨,温和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没有一个规定上说,当了兵就不能想家。虽然你们穿着军装,但是从年龄上说,你们还是孩子,想家很正常啊。记着,要和家人常通信,只有想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才能对得起军旗、军徽,因为我们的军队是百姓的小米养大的。哦,周海滨,这个名字好啊。来,我敬你一杯。”周海滨连忙双手捧起自己的碗和洪青扬碰杯,不成想这一碰,他的碗却掉到地下,碗里的饮料全倾在洪青扬的裤子和鞋上。周海滨慌了,连忙蹲下去擦洪青扬的鞋,洪青扬弯腰把他拉起来,用自己的手掌托着他那两只手,久久地看着:这是一双肿的像小红萝卜一样的手,肉皮发亮,手指头连弯都不能打。看着看着,洪青扬的眼睛湿润了。他抬起头,望着分队领导,轻声问:“这是怎么回事?”

分队领导说:“山里天气寒冷,气候潮湿,每年冬天,好多官兵都生冻疮,刚下连队的新兵,几乎每个人的手都和周海滨的一样。尤其是洗衣服时,冻疮一遇到凉水就疼痛难忍,整个冬天都难以好转。”

“为什么不买洗衣机?”洪青扬一脸严肃地问。

分队领导一脸难色,半晌,才嗫嚅着说:“首长,我们不是不想买,可分队拿不出这部分资金。”

洪青扬闭了一下眼睛,然后对身边的参谋人员说:“记下,马上落实。”

周海滨那双手,在洪青扬心里留下了难以消去的灼痛;而洪青扬的言行,在周海滨心里烙下了永远难忘的烙印。

因为整整一上午,洪青扬都处在极度的兴奋之中。吃中午饭时,他就再也无法抑制疲劳的袭击了,吃着吃着饭,便在轮椅里瞌睡起来。

待大家用完午饭,知梦才将洪青扬推回他的卧室。她和护士小张一道轻手轻脚地把他从轮椅里移到床上。刚安顿好,他就醒了。洪青扬眨眨惺忪的双眼,问:

“士平呢?他们走了吗?”

“还没有,在客厅喝茶呢。”知梦在他身边坐下,轻轻捋捋他的头发说,“青扬,睡会儿吧,你今天太累了。士平说了,他不急着走,下午还要跟你唠唠呢,你就好好歇一歇吧,啊。”

“我是不是吃着吃着饭就打起了瞌睡?唉,我真是太没用了,连陪客人吃顿饭都不能。”洪青扬像是对知梦又像是自言自语,显得有些伤感。

知梦轻言细语地安慰道:“他们都不是外人,你不要想那么多。”

洪青扬轻轻叹了口气,然后对知梦说:“丫丫,你把士平叫到这儿来,我想让他把给我作的那幅画挂起来。就挂到对面墙上吧,电视机稍微挪一挪。”洪青扬朝自己前方的那堵墙抬了抬下颚。

忽然,他想起了什么,说:“哦,丫丫,我想跟你商量件事。”

“什么事?”

“我想把那块‘龙尾歙砚’送给士平,你看行吗?”

“当然可以啊。”

“那你把它拿到这儿来吧。”

“好。”知梦答应着走出房间。

不一会儿,董士平就来到洪青扬的卧房。洪青扬望着董士平,那眼神就像是一个父亲看着自己有出息的爱子。

“吃得好吗?唉,我这身体不济,连顿饭都陪不了你们了!小周呢?”

“他到车上去取画了。”董士平说着,坐在洪青扬的身边,“不瞒你说副司令员,我已经好长时间没吃过这么可口的饭菜了。”

他们正说着,知梦和周海滨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周海滨将一个画轴递给董士平。

“副司令员,我画的是一幅‘松鹤延年图’。您先看一眼,如果觉得还说得过去,我们再挂。”董士平说。

洪青扬摇摇头,说:“不用,挂起来再看,就挂到对面墙上,这样,我每天一睁开眼就能看到。看到它,就相当于看到你了。”

“松鹤延年图”被挂了起来。这是一幅272×122厘米的国画,画面以鹤、松、山、石为主体,配以江天、烟水、小径、幽谷,画体之间的远近、高低、大小,以及前后层次与空间关系,处理的错落有致、泾渭分明。远处:如叶的小舟,衬托出江天的辽阔和烟水的浩淼;近景:长松秀岭,山径层叠,并以曲折而有变化的笔法勾斫出山石林木的轮廓,苍松鳞皱,怪石巉岩;六只鹤,有的举首张喙,向天鸣叫,有的回首引颈,凝视远方,有的低头向下,啄苔觅食,有的乘风振翼,婀娜亮翅,有的转颈梳翎,整理羽毛,有的徐行下顾,举足向前。这六只鹤,只只生动逼真,精彩至极,比真鹤还有风韵。

董士平作这幅“松鹤延年图”送洪青扬,是有其深刻寓意的。

相传上古的时候,鹤非常受人宠爱。人们之所以宠爱鹤,是因为它比大雁稀罕,所以显得高贵;而比凤凰平常,因此来得真实。还有就是因为它的形状和习性比较奇特,符合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古人爱鹤、尚鹤、养鹤成为风尚,因此,引来许多关于鹤的传说——

南北朝的诗人们常以“别鹤”来比喻夫妻之间恩爱离别的哀绪,其中大多是借女子之口思念离别的丈夫。汉代有个典故中说,有一个青年人,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劝其再娶。他的妻子听说后悲伤不已,彻夜哭泣,青年人不忍,于是操琴而歌:“痛恩爱之永离,叹别鹤之舒情。”以表心迹。因其曲辞为《别鹤操》,后来人们以“别鹤”、“别鹤操”来表示对爱情之忠贞不渝;

报恩是我国古代崇尚的美德。最早记载鹤会报恩的,要算两汉时路乔如写的《鹤赋》。文中说鹤知道自己备受宠爱,便在笼子里高兴的鸣叫起舞以报主人之恩宠。东晋干宝《搜神记》中也曾记载一玄鹤为戍人所射,

被哙参收养治疗,愈后放之,后来鹤衔明珠相报;

鹤在《诗经》中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记载,因此卫庄的词中便有“争看鹤冲天”之句,后人循其意而把原词牌《喜迁莺》改为《鹤冲天》,以表达人们对鹤一飞冲天、胸怀大志性格的赞美。在古代,凡有大志和抱负的文人志士,都以“鹤立鸡群”和“燕雀安知小鹏之志”来表达超凡的志向。汉高祖刘邦歌曰:“小鹏高飞,一举千里”;

鹤又因好栖于山泉野林,不群居,颇合古代君子、雅士的隐逸风尚。宋代著名隐士林和靖隐居杭州孤山,养鹤植梅,有“梅妻鹤子”之佳话。因而鹤又是君子清高之风的象征;

古代****中,鹤是长寿的动物,其寿万三千,所以,后人常用“鹤老”喻长寿,并以“松鹤长寿”、“鹤寿松龄”等词语作祝颂辞。

洪青扬当然懂得这幅图,当然懂得董士平作此图的用意。看着这幅出神入化的“松鹤延年图”,他的眼里已是泪光盈盈。此刻,令将军深深感动的不仅仅是董士平日臻成熟的画技,更有董士平作此图的良苦用心。

“士平,谢谢你!为了你这幅‘松鹤延年图’,我也要珍爱生命,不拂此图美意!”此时此刻,洪青扬很激动,他动情地说。

洪青扬等自己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之后,说:“你的画技长进了不少,已经没有了轻飘之气,是得到了高人的指点,还是悟出了先人作画的真谛?你看,你这山、水、松、石,是盛唐时期大画家张文通的气魄;而这鹤的画风,又追五代名家黄荃的风韵。”

“副司令员过奖了,我知道您这是爱屋及乌。”董士平说。

洪青扬呵呵一笑,说:“你就别谦虚了。看了这幅画,我觉得你可以申请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了。这些年,你的画获过不少国家、军内大奖,还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完全可以申请。”

“说到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我还真感到有点底气不足,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代人和新生代的不同之处吧!”董士平说,“其实,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那幅‘墨梅图’,是沾了您的光啊。如果不是您在那上面用一手漂亮的苏体字,题写了陆游的《咏梅》,‘墨梅图’怎么也不可能在那次画展上被注意,更不可能夺得魁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更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洪青扬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手苏体狂草字,洋洋洒洒,跌宕起伏,在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你呀,当了领导,嘴皮子也练出来了,专拣我爱听的话说。”洪青扬嘴里是埋怨的口气,但听得出他心里很是受用。“上古之画,笔墨无多,迹简而意浓,如同汉魏六朝的歌赋;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诗句,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则如晚唐的诗句,虽然清丽,而渐渐淡薄了;到了元代绘画,就像一个美丽的佳人,屡次的沐浴梳洗,姿色已经全无,就如锅里的白开水,无论怎么煮,也全无味道了。

“你如今是领导了,当领导和作画一个道理,要去浮华,添平实。你还年轻,要扑下身子干些实事,应景的、华而不实的事情不要去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固然和机遇有关系,但总的来说,还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洪青扬似乎累了,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

董士平专注地听着洪青扬的话,用力地点着头。他说:“副司令员,我不会辜负您的希望,做人做官都会去浮华,添平实。这一点您就放心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