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颠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 > §2.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

§2.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

虽然商业模式画布的九大元素能够把大多数业务的相关内容涵盖进去,但是,关于商业模式定义和描述仍然存在很多的争议,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不但九大元素中的各个元素的形态发生了和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渠道,网上渠道的概念和传统的线下的渠道差别巨大,比如我们在本书的第一章就谈到的用户和客户的区别等,所以,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仍然在与时俱进地进行着,尤其是在投资界,因为投资者必须搞清楚他要投的公司的商业模式,相对产品而言,商业模式的缺陷和风险可能是灾难性的。反过来说,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功。事实上,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商业模式而不是产品,比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除了腾讯的微信,说不出什么很牛的产品,而实际上,微信的成功,也并不是仅仅因为产品好。

所以,如何更科学地定义商业模式是研究者们的任务。我们最关心的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认为应该有两个特征。

共赢

在传统的业务中,因为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开放性不好,所以,双方的关系就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这一点,在传统的渠道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因为客户购买厂家的产品,除了因为花了钱,更重要的是产品带来的使用和消费价值。但是对于中间的渠道来说,他和厂家的关系基本上就是个钱字,谁比谁大谁就牛。所以厂家和渠道的“共赢”根本就是胡扯,他们的关系实际上是在比谁大的过程中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罢了。

在新的商业环境中,所谓厂家、渠道、客户、用户的概念开始淡化,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开始趋向平等,有时候根本说不上谁大谁小,或者说谁大谁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不是像从前那样只是从产品销售获得的利益中分一杯羹,而是各自获得各自的利益。

两年前,做保险车联网的老总跟我说他找到了电信运营商,和国内若干的省份签订了合同推广他的车辆网盒子,他们行家叫做“T盒”(TBox)。我当时就很纳闷儿,你那个盒子跟电信运营商有什么关系?

后来明白了。他们的“模式”是这样的:车辆网的厂家提供盒子给车主,车主不需要给车联网厂家付钱,但是他需要给电信公司每月交30元的“服务费”,这样的话,每年的“服务费”就是360元,这360元电信公司也不要,返回来给车联网厂商,而车主在安装上T盒之后,每年可以获得保险公司360元的保费优惠,也

就是说,等于这个盒子是白拿的。还不仅如此,电信运营商还会给这些安装T盒的车主“价值1200元的大礼包”,其中包括加油站的优惠,商场的优惠,电影票,各种优惠券等。

在这个模式中,有四个利益相关方:车联网厂家、电信运营商、保险公司、车主。实际上,还有参加优惠的加油站、电影院和商场。在这个模式中,各方都得到了什么呢?

车联网厂家自不必说,他通过车主给电信运营商交的“服务费”得到“卖”T盒的收入。当这些T盒安装上以后,通过T盒获取车主的驾驶和形式数据,把这些数据分析挖掘之后,提供给保险公司。这就是两个收入。

电信公司呢?第一个收入是每一个T盒的使用者都是产生手机流量的,因为T盒和手机是一对儿,T盒的数据需要通过手机上传到云端。对于运营商来说,流量收入是他两个主要收入支柱之一(另一个是卖手机)。第二,他通过车联网,可以建立起一个高端的(有车人嘛,相对收入比较高端)用户人群。然后通过保险和各种优惠维护这个人群,并在其身上获得其他的效益。至于什么效益,相信大家都知道。

保险公司是这里面最大的“金主”,因为他要给安装T盒的车主提供优惠。看起来是亏了。其实保险公司获得的利益在所有利益相关方中是最大的。首先,因为安装了T盒,车主的驾驶习惯得到改善、驾驶行为更加规范,这就意味着他们出交通事故的几率下降(事实证明,不但下降,而且有不小的幅度),对于亏本的车辆保险,这个可以说是梦寐以求的。第二,他们从车联网公司得到这些车主的驾驶和行驶数据,通过分析和挖掘,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每一个车主的“风险系数”,从而为每一个车主制定“个性化”保险价格,保证优质客户(不出事儿的)得到足够的奖励,劣质客户(高赔付率的)付几倍的保费,从而更加公平地保证公司的利益。同时,他可以根据这样的数据分析车主的特征并且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

车主呢?自然不用说,这个“免费”得来的盒子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是:一,改善驾驶习惯,因此少出交通事故,安全性提高,少给自己添麻烦,少给保险公司交保险费;二,在车辆被盗时很容易通过他的行驶轨迹让警察找到;三,出现小的剐蹭事故时简易处理边个更简易;四,在出交通事故的时候自动获得救援;五,到4S店不再被黑。不能说了,再说就有广告嫌疑了。除了这些,还可以享受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各种优惠。何乐而不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