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的标准化还是个性化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选择。
产品到底是标准化好呢?还是个性化好呢?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取决于若干因素。
首先要看你的面对的客户群。
如果你的客户是企业,也就是to B的,有两种玩儿法。
对于“价值客户”,尤其是那种战略性的超级客户,对不起,你只能用一大堆标准的产品,加上一大堆标准的服务,再加上一大堆不标准的产品和不标准的服务来伺候他。
而对于“量客户”,你最好的办法是只提供标准产品,因为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你玩儿不起。
比如你是前面说的陈木头。对于一个五星级酒店连锁,那是他的超级大客户,地板要什么材料给什么材料,要什么尺寸给什么尺寸,要什么颜色给什么颜色,不单是地板,要墙板给墙板,要空调罩给空调罩,不但如此,更重要的还要派自己的工程队伍上门施工,并且保持五年的保质期。为啥呢?很简单,一个五星级酒店就会带来上千万的销售额和几百万利润啊。
中
国有句老话: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对于那些足以“欺店”的大客户,他的需求就是标准,你想用你的标准对待他,八成你死定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小客户,也就是“量”客户来说,你大可不必管它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是什么,只卖标准产品。因为只有这样,你的产品开发和维护成本才会保持在最低水平。
有一件事儿印象深刻。那是在我当微软中国副总的时候。1999年3月,比尔盖茨飞抵中国深圳,宣布一个后来臭名昭著的“维纳斯计划”。其实,这个计划的主要用当时微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开发电视机顶盒。差不多算是第一代的机顶盒。当时找了联想、海尔等五家本地的合作伙伴,柳传志先生率领杨元庆等联想代表团与比尔盖茨的会谈是由我负责的。
维纳斯计划失败了。其原因不在这里讨论。其中发生的一个细节说明本节的主题:当时五家合作伙伴之一的一家要基于Windows CE开发一种PDA(掌上电脑),技术上需要微软在某一个通讯接口上做非常微小的改动。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