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如果可以去流浪 > §第十二章 在烈火中重生

§第十二章 在烈火中重生

德国·德累斯顿

初见是令人动容的惊艳和易北河宽广带来的惊喜,踏上十字教堂俯瞰时更为德累斯顿的恢宏所震撼,德累斯顿从毁灭中涅槃,伤痕累累却气度从容。

德累斯顿,无论是在德国近代史中,还是古代史里都是一个不能被抹去的名字。它曾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是东德不可比拟的大城市,现在为萨克森州的首府。

我以为可以在这里看到东德的痕迹,可以追寻柏林墙倒塌前那段历史的点点滴滴,但事实上,这里呈现的却是千百年前的辉煌与隆重。

德累斯顿的名字其实为索布语Drje?d?any,意为河边森林的人们。易北河从中流过,将这座城市一分为二:左岸是老城,右岸是新城。我们住在新城,跨过奥古斯特大桥,就是老城了。

德累斯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尽毁的德国城市之一,对德累斯顿的轰炸大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较有争议的事件之一了。那时战争大抵即将结束,而1945年的情人节,盟军的飞机却从英国起飞,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有人说,这是纳粹德国咎由自取,有人说是盟军做得太过火。但不管是谁的缘故,德累斯顿辉煌的建筑都被毁掉了。战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快速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另一方面却把辉煌的历史从中深深掐断。战争是人类的大事记,如是没有战争,我们的社会也许还停留在钻木取火的时代,但是战争又是所有人不希望看到的,人类失去生命,历史出现断层。

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不应当以生命和文明为代价。

德累斯顿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因为曾是选帝侯邦的首府,所以这里有皇家的气度;因为曾是东德的重要城市,所以又带着些许****的气息;因为是萨克森的首府,所以又有着现代化的氛围;因为易北河曾经的泛滥,所以又显出比别的德国城市更多一分的水色。

这便是历史的意义,也是时间的价值。每一段过往留给城市的都是一段不能磨灭的痕迹,于是沿着城市的砖墙缓缓行走,即是深深抚摸城市悠长的脉络。

每踏一步砖,每过一个转角,我都仿佛遇见这座城市历历在目的昨日和似乎从未曾远离的曾经。

德累斯顿又被称为巴洛克城市。在这座欧洲消费最为昂贵的城市,充斥着因宗教和王权带来的巴洛克式的辉煌建筑。无论是全世界最大最美丽的圣母大教堂,还是收藏着拉斐尔名画《西斯廷圣母》的茨温格宫,或是可以俯瞰易北河的“欧洲阳台”布吕尔台阶,这里都呈现出一座王都应当有的气度和恢宏。

1206年梅森伯爵始建德累斯顿,1945年城市尽毁,东德时期一部分城市的废墟得到保存,两徳统一后城市才开始重建。2005年圣母大教堂才重建完毕,城堡的重建完成于2013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