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如果可以去流浪 > §第六章 一段静止的时光

§第六章 一段静止的时光

荷兰·阿姆斯特丹

一座城市的魅力如斯,大约是人性的最佳体现吧。哪怕是再宁静平和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一股执着疯狂的劲。

遇见阿姆斯特丹,是在4月晴朗的午后。

午后的阿姆斯特丹是潺潺的流水。不管转过多少次弯,回了多少次头,你总能在阿姆斯特丹的角落遇上那一湾荡漾的阿姆斯特尔河。河水有安静而祥和的力量,就像是血液流淌过这座城市的血脉,给阿姆斯特丹的鲜花小巷带来了生命的气息。这座小小的城市,一共有160条河渠、75千米长的运河。是这些大大小小的运河成就了阿姆斯特丹“北方威尼斯”的美称,还是阿姆斯特丹给这些纵横交错的河渠添上了浪漫美妙的一笔呢?我想若一定要说,那么阿姆斯特丹和运河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河水,是它的生命之源。

我无数次想象过这样的场景。

午后的阳光刚刚好,晒得人眯起了眼睛。河水轻轻荡漾,阳光铺洒在上面。站在小桥上向远方望去,河道旁是整齐的葱葱郁郁的树木,悄悄生长的藤蔓植物静静爬上精致的小屋,河水的涟漪泛着金光,视线的尽头是童话般的堡垒,好像几个世纪以来都淡然地站在那里一般。身旁是叮叮当当的自行车声,有人散步,有人骑车,有人划船从桥下经过,水声哗啦啦,却丝毫不影响岸边喝咖啡享受着午后阳光的人们。

那么,这无疑就是阿姆斯特丹。

遇见阿姆斯特丹,遇见的是一段静悄悄的时光。

走在阿姆斯特丹的小巷,目力所及是与水色辉映的绿和绿中不可忽略的色彩。无论是藤萝的紫、郁金香的红、蒲公英的黄,还是形形**叫不出名字的小花,都轻轻挂在每家每户的门口,像这座城市一样安享这浓浓的春意。

好像说不出有什么特别,偶尔还能想起江南水乡的水波荡漾,但确确实实让我感觉时光深处,岁月静好;总觉得仿佛过了很久,但屡屡看表不过短短几分钟而已。

大概,美好到时光静止,就是这种感觉吧。

尽管

阿姆斯特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河流,然而最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无论是桥上桥下,还是街边路口,满世界都是自行车。也许有的已经废弃,有的已经与桥结为一体,有的还在被使用,有的看起来就很特别。坐火车到达阿姆斯特丹,从火车站出来之后右转,就能看见一个超大型的自行车停车场,满满三层,都是自行车,大概有上万辆之多。这是一个自行车的世界。

阿姆斯特丹的趣味之处还在于它的小房子,它们不甚整齐地排列着,显出一种奇特的妙处。人们都说,上帝创造人类,荷兰人创造陆地。这座填海造陆而成的城市里布满了因为地基不牢而歪斜的小房子,所有的小房子都被漆成五颜六色的,却因为极大的窗和极小的房门呈现出不规律的奇特美感,就像是积木搭成的玩具城市。那是因为一条古老的法律,那时的法令要求人们以房门的大小作为交税多少的依据,门越大交的税越多,所以当时建造的房屋都有着狭小的门廊,却有着极大的窗—没有门,那么就从窗户运送东西吧。

如果对艺术感兴趣,也不应当错过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二楼走廊尽头,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著名画作《夜巡》,画前站满了瞻仰的游客。穿过那个仿佛从《哈利·波特》里复制出来的图书馆,去感受它门口贴的那张纸条“你有一张口,却有两只眼”里意味深长的奥义。当然也可以去对门的凡·高博物馆转转。天才的一生就这样呈现在眼前了。“When I give,I give myself(当我给予时,我付出全部)”,这是一进门就能看到的一句话,是凡·高一生最精妙的描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