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 > §第一节 你没听错,孩子喜欢遵守规则

§第一节 你没听错,孩子喜欢遵守规则

第一节 你没听错,孩子喜欢遵守规则

人生在世,必然要遵守规则,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孩子也需要遵守规则,值得庆幸的是,孩子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会对规则无视,相反地,遵守规则是他的天性,所以只要顺应他的天性就能培养出遵守规则的好孩子。而且,我们要巧用规则去规范孩子的叛逆行为。还要记得一点,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也不例外。

一说到规则,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成年人的世界,想到的是社会中的林林总总的规定、要求、原则。尤其是社会中的各种规则,那都是成年人要面对的,也是成年人必须要遵守的。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成年人对规则并不那么尊重,他们擅长抓规则的空子,能躲则躲,能不遵守就不遵守。我们也经常看见甚至是自己都经常做出不遵守规则的事情:不好好排队、闯红灯、大声喧哗、在景区刻字……这些都是成年人做出来的违背规则的事,但很多人却对此习以为常。

不仅如此,人们似乎还有了理由,说到要教孩子懂规矩,有人就说了:“成年人都做不到遵守规则,孩子什么都不懂,更做不到了。”但这话可就说错了,这意味着我们并不了解孩子,因为孩子的真实表现与我们所想的完全相反,他不仅不会排斥规则,反而是非常喜欢遵守规则的。

没错,我们都没看错,孩子是喜欢遵守规则的,因为规则会让他经历的各种事都变得很顺畅。这其实是与孩子对秩序的追求有紧密联系的,孩子对秩序有着强烈的本能需求,就好像是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他需要精准且确定不会被改变的原则来引导自己的生活。遵循这样的秩序,孩子就不会将精力转移到与无秩序的环境对抗中去,这会让他的心保持平静,也能让他感受到秩序所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秩序可以给孩子带去安全感,不管是按部就班的做事,还是不被打乱的原有秩序,都能让孩子意识到这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这会让他感到安全,他也能因此获得安全的成长机会。

而显然,在3岁这样一个很敏感的年龄里,安全感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不仅如此,遵守规则的话,孩子还会获得夸奖。不管是已经定好的规则,还是我们

临时为他安排的规则,只要他好好遵守了,都能得到他人的肯定,这是能让孩子感到愉快的经历。

有位妈妈发现3岁的孩子“不对劲”是最近的事情了,有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孩子就会突然哭闹起来。

比如,带着孩子从外面玩回来,如果脱了鞋子、衣服之后没有给他洗手就让他做别的事情,他会很不开心,如果一直没注意到这件事,他就会哭闹起来。但如果脱了鞋子、衣服,再抱着他去洗手,然后他就会很乖,不管让他做什么,他都很乐意。

后来妈妈才意识到,孩子内心有这样一个规则,那就是只要从外面回来,就应该把手洗干净。这个规则最早是妈妈告诉孩子的,也是妈妈教给孩子的,孩子一直记着,并将其当成了自己生活中不能被违反的一部分,如果有谁违背了,他就会觉得很不舒服,甚至觉得自己的生活被破坏了,是不安全的,所以他才会用哭闹来抗议。

妈妈觉得很欣慰,拥有规则意识是件好事,妈妈为孩子能记住这样一个很小的生活好习惯而感到高兴。

所以,从那以后,每次从外面玩回来,妈妈总会先带着孩子去洗手,听着妈妈夸奖“手洗得真干净”时,孩子总会开心不已。

尽管是件再小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已经认定了“从外面回家要洗手”这是一个规则,他也习惯了每天如此,所以一旦被轻易打乱,他就会感到焦躁不安。而如果能很好地遵守,他也会从中感受到“干净是件好事情”。

孩子的心灵是最细腻的,规则则是保护他内心纯净的重要所在,而规则会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秩序感,这样他不仅会有有秩序的生活,与其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简单而友善,如此一来他也就能专心于自己要做的事情上,专心于自己的发展了。

显然,遵守规则、形成习惯,会在孩子内心形成一种内在的秩序,而这种内在的秩序又会引导孩子将外在的秩序更好地执行下去,这样一来就好像是他的生命也具备了奋斗的目标,孩子就会将更多的精力都集中在自我成长与探索未知之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