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 > §第八节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变“小气”,有了物权归属意识,分清我和你

§第八节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变“小气”,有了物权归属意识,分清我和你

第八节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变“小气”,有了物权归属意识,分清我和你

“这个玩具是我的”,两岁多的孩子,很多时候都喜欢这样的表达。不只是玩具,“妈妈是我的”“好吃的是我的”“小弟弟是我的”……很多人和很多东西,孩子都非常讨厌与人分享。

一位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

我抱着刚会走路的女儿在外面散步,走到社区小广场时,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凑在一起,我也走过去,把孩子放了下来。女儿被旁边放着的一辆小滑板车吸引了,她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想要摸一摸。可就在这时,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冲了过来,一把把滑板车拽到了自己身后说:“这是我的,不许摸!”女儿一愣,转回头摇摇晃晃地扑了回来,她显然被吓到了。

小男孩的爸爸就在一旁,他训斥道:“让小妹妹玩一下怎么了,怎么能那么小气!太自私了!”可小男孩却依旧不肯放手,还和爸爸闹了起来。

我一开始也觉得这个小男孩怎么这么不懂得分享,但是一想到他的年龄,这个孩子刚好处在对物权意识相当敏感的时期,所以这也算不得他小气。如果下次能再碰到小男孩和他的爸爸,我想我应该和这位爸爸说一声,免得再让孩子受了委屈。

很多妈妈也和这位爸爸一样,更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大方的人,能主动把自己的东西拿去与人分享。可孩子两岁之后,其表现却总是不能如我们所愿,他总是会特别维护那些被他标记为“我的”的东西,对于这些东西他无时无刻不想霸占。

这时候的孩子的“哲学”就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这其实代表他进入了物权意识敏感期,他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某些事物归属权的确认,来更好地判断和认知他与周围事物

的关系。

虽然这个时期不会持续太长,但却很关键。孩子只有先体验过拥有,先确定了物权意识,知道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拿不走的,接下来才可能将属于他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否则,在孩子还没有建立这个意识的时候,如果只是因为他没有与人分享,就直接指责他自私、小气,这样会导致他产生混乱感,他也就不能确定标记“我的”这个行为是不是可行,他也就无法准确判断哪些东西是可以属于他的了。

而如果孩子没有了物权归属的意识,这对于他的未来生活将是一个隐患。比如,他可能将属于他自己的重要的东西轻易送人,也可能会将他人重要的东西随便就归为己有。前一种表现可能会让他自己陷入危险之中,而后一种表现明显就已经是犯罪行为了。

所以,当孩子开始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时期,家长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就为眼前所见的孩子“自私”的表现而发怒,更不要为了维护所谓的面子就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