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书围绕“如何教育3岁左右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这个主题,阐述了什么是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叛逆期的表现有哪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父母如何应对。希望家长们通过本书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更正确地爱孩子,陪伴孩子顺利地渡过3岁叛逆期,更健康地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快的。他昨天明明不会走路,今天就放开了手,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妈妈还正在为孩子不会说话着急,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就能开口了,而且开口之后,进步就非常快;刚刚还在感叹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孩子就踉踉跄跄学着别人的样子给我们送来了一杯水,让我们感动不已……
诸如此类的惊喜,让我们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但与此同时,孩子仿佛还有一些让我们不安甚至厌烦的“坏”的变化:一片面包,爸爸只是咬了一小口,他就立马哭了起来,他真的很“小气”;一件东西,他说放在哪就必须放在哪,别人要是动了,就立刻倒地大哭,真让人难堪;出门在外,让他打招呼就是不打,真是没有礼貌;今天和奶奶说话,他突然冒出一句脏话,大家都被惊呆了,他很得意,不顾劝阻一个劲儿地重复,妈妈的脸都红成一个大苹果了……
当我们正在为孩子的进步感到甜蜜时,他的这些“反常”行为也令我们感到不安。孩子真的是小气、自私、不懂礼貌吗?还是传说中的“
叛逆期”来到了?
的确,三岁左右的孩子,通常会经历他人生的第一反抗期,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变得“执拗”。通常来说,孩子从两岁开始,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和不断加强,以及探索能力的提升,他常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从而出现与父母“对着干”的现象。不过,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任何现象都是有原因的。我们看到的叛逆,其实正是孩子成长的机会,也是我们了解孩子的契机。
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教养方式和幼儿期以及青春期孩子的教养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大都是其天性使然,是他在学习、探索这个世界。所以,他要摸什么、拿什么、品尝什么、感受什么,只要保证安全,都可以让他尽情去做。如果是他要玩,我们也不要太过限定他必须要玩什么玩具或者什么游戏,因为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去寻找乐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