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老爷周夫人和周少夫人回府的日子,周府上下一早就开始忙着打扫和周家二老喜欢的吃食。
现在他们一行人正站在大门外等着,连成飞睿这个身为晚辈的也在其中。少爷在这,聂中轻这个丫环当然也不能例外。
不久,前面便出现了一辆马车,因是到寺里斋戒,不想过于喧哗的周老爷便只带了几个身手不错的官兵和一些仆役丫环去。而且那些官兵还是便服去的,免得扰了进香的人们。
马车渐渐地在门前停下,不一会,里面走出一个四、五旬身材略微发福的男人,他才站定,后面跟着下来了一个同样四、五旬左右的妇人。也许是刚从寺里回来,两人的衣着同样简朴。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个抱着小孩的温婉少妇,也是一身的简朴。斋戒嘛!总不好穿金戴银的去,不是就不行,只是那样一来,就缺少了诚意。
一见他们下车,周清文忙迎了上去,而周清俏因是女子,所以只能在二门前等候,这让聂中轻再一次见试到了何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原来历史没有夸大其词,而是真有些事。不是说女子就必须得一辈子藏在家里。其实平时也可以到寺里进香,或者是喜庆节日时,女子也是可以出门的。当然,平时上街买个东西也不是问题。只是迎接这等大事,一般人家都不会要未出门的闺女做。官家女子尤是,商人之家却没有这么严谨。
“爹、娘,你们一路舟车劳顿,一定很累了吧?快进去歇息一下,孩儿已命人准备了些吃的,等一下就可以吃了。”周清文道。
“好,好,还是文儿想得周到。”周夫人疼爱地拍拍多日未见的儿子,眼睛不停地逡巡,就怕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不懂得照顾自己。
周老爷虽不说话,眼底却也不着满意。
“夫君。”这时,那少妇上前对着周清文一福,眼里有着相聚的喜悦。
“辛苦你了。”除了要照顾两个老人家,还要顾好幼子。周清文对着他妻子温柔道。
“一路上都有爹娘照顾着,妾身不辛苦。”周少夫人轻摇头。
见自个媳妇这么识大体,周家二老都是含笑点头。其实一路上媳妇都是细心照顾,嘘寒问暖,现在却说受了他们的照顾。
周清文笑了笑,她的孝心他懂,能得此妻子是他的福分。
一时间,周老爷的其他几个儿子也纷纷上前见礼,周老爷的儿子众多,却只有这个是正室所出,女儿更是只有一个。所以可见他们兄妹在周府的地位有多高。
“伯父,伯母,嫂子。”成飞睿上前一揖。
周老爷夫妻忙满脸喜色道:“飞睿不用多礼。”他们早已接到儿子的来信了,只是本已说好斋戒的日期,所以不便改期,以免神佛怪罪。只好回信叫儿子好好招待他了。
周少夫人也是对着成飞睿轻轻一福。
各人俱见了礼后,他们这才回府,大伙一块吃了晚膳,便各自歇着去了。
是夜,周老爷的书房却灯火通明,他因离开几天,公文便积了点。他一向当天公事当天了,所以一下子积了这么多,便叫师爷拿来想先瞧瞧都是些什么公文。好挑些急着办的明天先办了。
“爹。”周清文了解周老爷的习惯,便寻来。他想趁早和爹说清楚,免得他去上任了。到时想管也管不着了。
“清文,你这时来找我,有什么事吗?”周老爷疑惑地看着儿子。
“爹,清文想和您说说俏儿的事。”周清文开门见山地道。
“俏儿?你是说飞睿的事?”周老爷当官这么多年,一向善于观察,当然也早就看出了女儿的小女儿心思。
“嗯,爹应该也知道飞睿已经有未婚妻了。”虽说还没定下来,但看成伯母的样,飞睿八成跑不掉。
“他们不是还没定亲吗?”只要飞睿愿意娶女儿,他倒是可以让妻子去和成夫人说声。
“可是那个是飞睿的表妹,这亲是成夫人在二人还小时就说好了的。”再说那还是成夫人自个的妹妹的女儿,要不是飞睿一直以来都忙着家里的生意,早两年就成亲了。
“这……”唉!也是,成夫人怎么可能放弃自己妹妹的女儿让儿子来娶自家女儿呢!就算她愿意卖个人情给自己,女儿过门了,也不一定能得她全心爱护。
“再说飞睿也对俏儿无意,过门了,不见得对俏儿就是最好的。”周清文再次分析道。
“你怎么就那么肯定他对俏儿无意。”他的女儿还没差到没人要的地步,周老爷有些不满。
“爹就真的没注意到他带来的那个丫环?”他才不相信这么明显的事,爹会忽略。
“那又如何?男人三妻四妾纯属正常。”对于这个,周老爷倒是不担心,男人贪新鲜是常有的事,但女人再多,也只得一个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