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六年,春风徐徐吹拂着上海巨鹿路。姚文元手持那册自己装订的剪报集,步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大门。
姚文元来到设在那里的《文艺月报》编辑部,希望成为那里的一名编辑。
非常遗憾,《文艺月报》编辑部答复说,已有三位文艺理论编辑,满员了,不需要另添新手。
他想起了张春桥。自从他挨批判之后,听说单位领导已把他的情况跟《解放日报》打过招呼,他也就不敢再去找张春桥。此刻,他想,进不了《文艺月报》,能不能进《解放日报》?
又非常遗憾,张春桥已于一九五五年秋调离《解放日报》社,家也从香山路搬走了。
在电话里,张春桥告诉他重要的消息:“上海作协正在筹办《萌芽》半月刊,准备在今年七月出版创刊号。那是个青年文学刊物,人手正缺,你去那里最合适。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说一声……”
在患难之中,张春桥拉了姚文元一把,使姚文元感激涕零。
终于,在一九五六年五月,姚文元被借调到《萌芽》编辑部。所谓借调,是指姚文元仍属中共卢湾区委干部编制,暂时借往《萌芽》杂志社工作。